德平大鞅歌起源于元朝,这种“鞅歌”不是老百姓在农田劳作时所唱的“秧歌”,鞅与秧音同字不同,“鞅”是套在马脖子上的皮绳,是一种钳制马的工具。于2009年被评为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德平大鞅歌起源于元朝,这种“鞅歌”不是老百姓在农田劳作时所唱的“秧歌”,鞅与秧音同字不同,“鞅”是套在马脖子上的皮绳,是一种钳制马的工具。元朝统治者十分残暴,实行保甲制度,五户为邻,邻有连坐法,十户为甲,四甲为一保。统治者在各个村庄里设甲长一名以监督管理全村的军政。若有宴会或欢乐场合时,首领便强迫甲长找年轻的妇女陪其唱歌作乐。当时一些崇尚气节的文化人不忍心见到同胞姐妹遭此蹂躏,于是想出变通的办法,编写出通俗俚词,用男扮女装去应付差事。演唱内容咋听起来庸俗不堪,实则是有怨而生,迫不得已。如有雨雪天气或炎炎烈日,甲长们各自张伞带领一伙演唱者等候,这便是大鞅歌的雏形。德平大鞅歌的发展,明清两代为发展成熟期,除了扭、唱之外,又添加了打伞的、持花灯的、演练阵式等内容,清末至民国期间习武之风日盛,鞅歌中又添加了前场(即武场),达到了鼎盛。随着时代的发展,德平大鞅歌逐渐发展成为本地百姓定型、定期的娱乐活动。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大闹花灯,欢庆元宵。
德平大鞅歌是以村为单位组织活动。根据参演人数,鞅歌队可大可小,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人员分为四大部分:一是行政。包括鞅歌头、领灯的。鞅歌头,是鞅歌的组织者;领灯的负责鞅歌的外出事务,由村中德高望众有丰富社会经验的人担任。二是演员。包括打伞的、蹦鼓子的、扭鞅歌的、演唱的。打伞的有四人组成(其中一人为伞头)是鞅歌跑场子的核心;蹦鼓子(也叫旋风鼓子)的也有四人组成;扭鞅歌的(又称角色)由本村妇女组成,人数可多可少,一般是手持莲花灯、腰系彩绸打扮。另外还有丑角(又称为老座)多是男性扮演,或男扮女装,或扮相夸张,以丑为美;演唱的可唱小段及整本的鞅歌调,根据不同内容,人数分一人、两人、多人不等。三是后台。即敲锣打鼓的等。后台,大鼓、镲、铙、锣等乐器各一,镲、铙、锣也有双套的。大鼓为指挥,击鼓者熟知场阵变化,以鼓点的快慢频率及不同节奏配合伞头完成跑场阵式的变换。四是后勤。包括布灯的、备蜡烛的以及其他勤杂人员。后勤,布灯的由两人组成,负责鞅歌出村的联络工作,背蜡烛的一人,负责鞅歌进村及跑场前给持花灯的角色分蜡烛。另有六至七人负责照明,看管道具、衣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