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
德意志帝国成立,德意志帝国军队随之诞生,
普鲁士皇家陆军成为德意志帝国陆军的核心,普鲁士海军和北德意志邦联海军(Norddeutsche Bundesmarine)构成
德意志帝国海军。
一战爆发,1914年西线德军的攻势在
马恩(巴黎北方)停滞,此后西线双方形成堑壕战,僵持状态直到1918年春季。在东线,虽然占领大片土地,但没对俄军取得决定性胜利。
1917年11月,俄国爆发
十月革命。1918年3月3日,俄国与德意志帝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战争。芬兰和乌克兰取得独立,德意志帝国得到大片土地。
德意志帝国海军伴随着德意志帝国的成立而发展、兴盛直至随之衰亡。在其存在的48年间,德意志帝国海军由一支以近海防御为主的小舰队最终发展成大洋上唯一一支可以抗衡大英帝国海军的力量,也最终伴随着斯卡帕湾的“第十一节”信号在英国落下帷幕。
德意志帝国海军的一支主力舰队,其缔造者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海军上将计划将其建设成一支足以挑战英国皇家海军海上霸权的力量。德皇威廉二世亦是舰队的拥护者,将其视作德国取得海外殖民地、晋升为全球强权的工具。
公海舰队主要由战列舰组成,1907年创建时仅有2支战列舰分舰队,而到1914年时额外增加了第三分舰队。1906年,无畏舰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舰队的组成,舰队中的24艘前无畏舰一瞬间就变得过时而急需汰换, 到了1914年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仅仅两支分舰队(第一、三分舰队)才完全换装无畏舰(第三分舰队直至1915年初国王级服役才构成完整编制),而8艘最现代化的前无畏舰构成了第二分舰队。另外还有两支由旧式军舰组成的分舰队在战争爆发后才编组而成,战争结束后即解编。
东亚分舰队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在1890年至1914年间活动于太平洋的一支巡洋舰分队,也是德国海军最为庞大的海外派遣舰队,1912年马克西米连·冯·施佩海军中将出任该舰队司令。
1914年11月1日,施佩舰队在智利中部城市科罗内尔附近海域遭遇英国西印度群岛舰队,在交战中,施佩舰队击沉英国好望角号和蒙茅斯号两艘
装甲巡洋舰。1914年12月8号,当施佩舰队试图经过大西洋返回德国本土时在福克兰群岛附近遭遇了前来截击它的英国皇家海军战列巡洋舰分队,随之爆发
福克兰群岛海战。战斗中,战列巡洋舰充分体现了其巡洋舰杀手的作用,两艘德国装甲巡洋舰在战列巡洋舰的高航速、大口径主炮面前完全丧失了抵抗,短短4小时内,施佩舰队的主力即遭到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