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布伦瑞克”级前无畏战列舰的改良型开始着手设计,德国海军计划将这两个级别的战列舰组成一个分舰队,所以舰载武器完全相同,外观上十分相象,排水量也相当。该级战列舰的副炮取消了炮塔安装的形式,全部采用炮廓安装,拉大了炮位之间的距离,以降低连带毁伤的概率。由于副炮采用炮廓安装的形方式,重量较轻,节省下来的排水量用来抵偿装甲重量的增加。这也是德国军舰中重视防御的一个代表。
基本参数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13191 吨; 满载排水量 14218吨;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418 x 72 x 26
动力:十二座锅炉,三座蒸汽机,3轴,20000马力(德意志号为16000马力)
最高速度:18-19节
舰员: 743(后期有所增加)
武备:2座双连装280毫米主炮,14座单连装170毫米副炮,18座单连装88毫米炮,4座37毫米机关炮,6座450毫米水下鱼雷管
装甲:水线部:240毫米(德意志号为225毫米),甲板:67毫米,主炮塔:50-280毫米,司令塔:300毫米
简介
1901年,“布伦瑞克”级的改良型开始着手设计,德国海军计划将这两个级别的战列舰组成一个分舰队,所以舰载武器完全相同,外观上十分相象,排水量也相当。该级战列舰的副炮取消了炮塔安装的形式,全部采用炮廓安装,拉大了炮位之间的距离,以降低连带毁伤的概率。由于副炮采用炮廓安装的形方式,重量较轻,节省下来的排水量用来抵偿装甲重量的增加。这级新战舰于1902年设计定型,命名为“德意志”级,计划建造5艘。1903年,首艘“德意志”号开始建造不久,德国人获悉英国和列强海军正在不断提高火炮的威力,所以从第二艘开始,把水线装甲带的厚度从225毫米增加到240毫米,而主炮塔正面的厚度也从 250毫米增加到280毫米——德国海军对战舰防御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为了与“布伦瑞克”级协同行动,“德意志”级的速度应该与前者相当。“德意志”号的主机功率为16000马力,锅炉系统和“布伦瑞克”级差别不大。但该级其他各舰的锅炉系统全部采用了更先进的水管锅炉,主机功率提高到了20000马力,是前无畏舰中功率最大的一级战列舰。依靠强劲的动力输出,“德意志”级的航速一艘比一艘快;功率最小的“德意志”号因为装甲相对较单薄,排水量较小,在6小时的强制通风测试中的航速超过了18.5节;接下来的三舰由于主机功率的提高,实际航速都在19.1节上下,而速度最快的当属最后服役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其主机是同级舰中最强的,在实际使用中航速曾达到了创纪录的19.5节,堪称跑的最快的前无畏舰。
“德意志”级的煤仓容积变化不大,最多可装载燃煤1720吨(德意志号为1600吨),和“布伦瑞克”级只相差不到60吨。大功率主机增加了燃料的消耗,导致续航力要比“布伦瑞克”级稍低一些,为4800海里12节。
和“黑森”号一样,“德意志”级作为火力支援分队也参加了日德兰海战,和“黑森”号一样被编入第二战列舰分队第三和第四小队,在夜间的战斗中与贝蒂的战列巡洋舰队激烈交火,分散了后者的火力,为德国舰队中以遭重创的战列巡洋舰安全脱离创造了机会。在混战中,该级战列舰全部负伤,好在当时能见度极差,得以全身而退。在突破皇家海军最后一道防线——第十二驱逐舰分队的战斗中,该级的“波美拉尼亚”号被鱼雷击中,弹药库爆炸,在剧烈的爆炸过后,“波美拉尼亚”号最终带着844名官兵沉入大海。战后,“德意志”号退役拆毁,“汉诺威”号作为辅助舰服役了相当长的时间,1944年在不莱梅解体,但拆解工作到1946年才完成。“西里西亚号”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还曾在1939年9月1日炮击了但泽港的波兰军用设施,打响了二战的第一枪。最终,该级战列舰中最后2艘能动弹的幸存者也在1945年自沉。
德意志号:日尔曼尼亚造船厂建造,1903年1月20日开工,1904年11月19日下水。1906年8月3日完工。1912年前一直担任公海舰队旗舰。1916年参加日德兰海战。1917年改为浮动炮塔使用。1922年拆毁。
汉诺威号:皇家造船厂建造,1904年11月开工,1905年9月29日下水。1907年10月1日完工。1916年参加了日德兰海战。一战后期转为预备役。1935年退役,但是紧接着开始了将其改装为航空母舰的工作,但是仅仅停留在字面上,1944年到1946年间拆毁。
波美拉尼亚号:伏尔甘造船厂建造,1904年4月26日开工,1905年12月2日下水。1907年8月6日完工。1916年参加日德兰海战,被英国驱逐舰击沉。
西里西亚号:硕效船厂建造,1905年开工,1906年5月28日下水。1908年5月5日完工。1916年参加日德兰海战。从一战后期到1939年一直作为训练舰。在1926-27年间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在二战中作为破冰船、’炮舰和布雷舰使用。1945年5月4日在波美拉尼亚海岸冲滩,并参与炮轰苏军前锋部队。 1949年拆毁。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日耳曼尼亚造船厂建造,1905年8月开工,1906年12月7日下水。1908年7月 6日完工。1916年参加了日德兰海战。从一战后期担任炮舰任务,在1925年和1930年分别进行了现代化改装。1936年前一直担任德国舰队旗舰。1936年改为训练舰。1939年9月1日炮轰波兰的但泽斯克港,这是二战爆发的标志。但是其后就被英国飞机击沉。战后由苏联打捞,改名为塔林号,1956年作为靶舰于芬兰湾击毁,现残骸还在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