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新乡,吉林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下辖乡,地处
龙井市东南部,东与开山屯镇接壤,南与
三合镇相连,西与智新镇毗邻,北与东盛涌镇交界,行政区域面积120.39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清初时期,为禁山围场。
清光绪年间,属南岗招垦局勇智社。
清宣统元年(1909年),析勇智社置德新社,属和龙县。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德新社改村。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划归伪延吉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改为德新区四区。
1956年,分为德新、南阳、铧尖3乡。
1958年,德新、南阳2乡合并为德新公社。
1983年9月,德新公社改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德新乡下辖7个行政村:崇民、兴隆、龙岩、南阳、英东、金谷、石门;下设6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德新乡下辖7个行政村:龙岩村、兴隆村、石门村、崇民村、南阳村、金谷村、英东村,乡人民政府驻崇民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德新乡地处
龙井市东南部,东与开山屯镇接壤,南与
三合镇相连,西与智新镇毗邻,北与东盛涌镇交界,行政区域面积120.3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德新乡地处龙井市东南部,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分为东部丘陵地,西部大部分为平原和半平原地区。主要山脉有南岗山,境内最高峰金谷大山位于东南部,海拔851米;最低点位于龙岩村,海拔300米。
水文
德新乡境内河道属图们江流域。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八道河,发源于金谷村,由南流向东北,经德新乡龙岩村流入东盛涌镇石井村境内汇入海兰河,长33.3千米,流域面积150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0.1亿立方米/秒。
自然资源
德新乡境内的矿藏资源主要是天然气。自然资源有林地65235亩,牧草地46935亩。有野生动物3种,其中有被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野猪、野鸡2种,有桔梗、蕨菜等3种野生种子植物。
人口
2011年末,德新乡总人口5753人。总人口中,以朝鲜族为主,达3040人,占52.8%;汉族2657人,占46.2%;另有满、回、蒙古等少数民族。2011年,德新乡人口出生率0.5‰,人口死亡率0.6‰,人口自然增长率-0.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8人。
截至2018年末,德新乡户籍人口有518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德新乡财政总收入140万元,比上年增长10%。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50万元,增值税75万元,企业所得税7万元,个人所得税5万元。人均财政收入2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05元。
2018年,德新乡有工业企业1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农业
2011年,德新乡有耕地面积5.4万亩,林地面积6.9万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54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实现农业增加值540万元,占生产总值的9%。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3171.4吨,其中玉米23167吨,水稻4.4吨。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蒜、辣椒、烟叶等。2011年,大蒜种植面积108亩,产量216吨;辣椒种植面积427亩,产量853吨;烟叶种植面积2097亩,产量280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5200头,年末存栏2600头;羊饲养量1.1万只,年末存栏0.6万只;牛饲养量1.9万头,年末存栏0.9万头;家禽饲养量2.3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1658吨,其中猪肉188吨,牛肉1386吨,羊肉77吨;禽蛋187吨;畜牧业总产值760万元。2011年,德新乡有大型农业机械300台(辆)。
工业
2011年,德新乡工业总产值300万元,比上年增长5%。
商业
2011年末,德新乡有商业网点151个,职工275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0万元,比上年增长12%。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德新乡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29人,专任教师1人;小学1所,在校生74人,专任教师1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5人,专任教师1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达30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300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99万元。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德新乡有文化站1个,村活动室7个;图书室7个,藏书2.5万册。文化艺术团体2个;年放映电影168场次,观众达5040人次;文化行业从业人员98人。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秧歌队。2011年末,体育场地1个。3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德新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个;病床8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4张,固定资产总值43万元。专业卫生人员9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注册护士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6人、注册护士0.5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0.3万人次。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2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6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692人,参合率96%;孕产妇死亡率为0。
社会保障
2011年,德新乡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34户,人数473人,支出36.9万元,比上年增长1.5%,月人均65元,比上年增长1.8%;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4人,支出4.56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8人,支出1.52万元;农村医疗救助3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49人次,共支出2.7万元,比上年增长3.4%;农村临时救济14人次,支出0.7万元,与上年持平。自然灾害受灾人口370人,紧急转移安置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94700亩,直接经济损失36万元,救灾支出5.5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40张,收养24人。
交通运输
德新乡有334国道经过境内。
历史文化
清宣统元年(1909年),德新乡从勇智社分出建新社,命名为德新社。
荣誉称号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卫会确认德新乡为2019年国家卫生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