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连戏(徽州目连戏),安徽省祁门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徽州目连戏是存在于古徽州地区的一种历史宗教戏剧,其故事源于《经律异相》《佛说盂兰盆经》等佛教经典,借助盂兰盆会的盛行,目连救母的故事也逐渐流传开来。唐朝时期,说唱文学中开始出现多种有关目连的变文,故事渐趋完整,并盛行于民间。北宋时,开始出现《目连救母》杂剧,其演出形式有“两头红”的说法,即从太阳落山开始演,一直演到第二天日出。及至明代,祁门清溪人郑之珍在传说、变文、杂剧的基础上,撰写了《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演剧者结合徽州当地风俗形成了人们所见的徽州目连戏。
文化特征
唱腔特点
徽州目连戏的音乐唱腔与徽州的民间山歌小调等有关系,它的基本唱腔是“弋阳腔”(老艺人称为“阳腔”,也就是明代中叶盛行于徽州一带的“徽池雅调”,即徽州腔,青阳腔);但它有较大一部分唱腔则是直接来自徽州当地或外地流传的民歌小调,如刘氏在地狱内唱的《十月怀胎》,《开荤》一折中乞丐唱的莲花落《十不亲》,均属民歌;还有的唱腔与齐云山的“道士腔”,与徽州流传的“撒帐”“闹房”等民歌亦较相似。
角色特征
在角色行当上,目连戏有生、旦、外、贴、丑、净、末七类,角色扮演比较自由,主题故事中还插演一些民间的歌舞小戏,表演起来有歌有舞,相得益彰。而目连戏演出中穿插的特技表演、武术表演、幻术表演、纸扎艺术等,也较容易引起观众的兴奋、激动、刺激、恐惧等情绪,使人欲罢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剧情当中去,也为后来徽班的武戏表演奠定了基础。
演出流程
徽州目连戏演出之前的组织有严格流程,绝非随时想演就能演,不但需要完整周密的筹备方案,而且必设有一套专门的人马负责。例如,环砂村在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曾演出过徽州目连戏。当时,就是先由族内的长者提出建议,再由议事组织商讨并在家族内形成统一意见后,立下文书字据才开始筹备。徽州目连戏演出流程包括搭神台、守斋、禁赌、扫除、祭祀、进香、请神、送子、驱邪、收台等,虽然叫法上各地有差异,但形式基本相同。
代表剧目
代表剧目有《梁武帝》《紫竹林》《劝善记》《十月怀胎》《开荤》《十不亲》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徽州目连戏是民俗文化的一种历史积淀,涵盖多元思想,包容多种艺术。在思想内容方面,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在艺术形式上,有脚色行当、唱做念打,包含各种杂技、歌舞、百戏以及大量的民间风俗,并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矛盾冲突的安排,具有结构艺术的整体性。徽州目连戏作为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徽州民俗文化乃至中华民俗文化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传承状况
徽州目连戏的主要演员都是普通村民,他们平时要工作生活,没有足够的时间练习这些高难度的动作,另外,戏班的资金有限,没有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高难度的技艺大部分面临失传危险。徽州目连戏“传男不传女,传内不穿外”的传习制度严格限制了继承人的身份。在年轻一代对徽州目连戏传承意愿普遍较低的背景下,年轻人中主动跟随目连戏老师傅学习表演的微乎其微,再加上传习环境简陋和口耳相传的教学方式直接导致学习效果不显著,徽州目连戏后继乏人。
传承人物
叶养滋,男,汉族,1939年生,安徽祁门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目连戏(徽州目连戏),安徽省祁门县申报。
王长松,男,汉族,1956年生,安徽祁门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目连戏(徽州目连戏),安徽省祁门县申报。
王秋来,男,汉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目连戏(徽州目连戏),安徽省祁门县申报。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祁门县文化馆获得“目连戏(徽州目连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祁门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表演
2011年10月10日,祁门县箬坑乡马山村的目连戏班举行传统的祭祀活动。
2015年7月,徽州目连戏应香港康乐和文化事务所邀请,赴香港演出。
2018年10月27日,安徽歙县长陔乡韶坑村农民在古戏台上展演“目连戏”《一枝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