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纆
汉语词语
徽纆,读音huī mò,汉语词语,意思是古代狱具。是指缚绑俘虏或罪犯的绳索。狱具在古代分为系缚与桎梏二类。系缚,即用绳索为之。徽纆,即系缚的一种。
解释
古代狱具。是指缚绑俘虏或罪犯的绳索。狱具在古代分为系缚与桎梏二类。系缚,即用绳索为之。徽纆,即系缚的一种。
出处
魏张揖《广雅》:“徽,索也”。宋陈彭年等重修宋本《玉篇》:“徽,太索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纆,索也”。《周易集解》引虞翻云:“徽纆,黑索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刘表云:“三股曰徽,两役曰纆,皆索名。以系缚其罪人矣”。《易·坎》:“系用徽纆,寘于丛棘。”即将人用绳索捆绑起来,放在重重荆棘之中,是最早囚禁罪人所用的狱具。此后,以绳索(徽纆)捆绑未决、已决犯,束缚其自由,防御其逃逸,已成为常制。
《易·坎》:
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系用徽纆,(徽,徽记。纆,音墨,绳索。徽纆,木工用的墨线,作准绳。喻:办事得有规矩)
置于丛棘,三岁不得,凶。(丛棘,针对‘徽纆’,指把丛棘当木材,搞的是豆腐渣工程,久拖不成)
象曰:上六失道,凶三岁也。(失道,针对‘设险’,指设险工程不落实,危机暗伏,遗患久远)
参考资料
徽纆.汉典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1-07-25 21:01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