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劳
劳损伤心所致的病患
心劳,病名,因劳损伤心所致的病患。出自《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心劳者,忽忽喜忘,大便苦难,或时鸭溏,口内生疮。”
治疗方法
心劳实热,症见口舌生疮,大便闭涩不通,心满闷,小肠热,治宜清泄心热,用泄热汤。 心劳虚寒,症见惊悸,恍惚多忘,梦寐惊魇,神志不定,治宜养心安神,用定心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劳证治》)。参见虚劳五劳条。
疾病预防
“四不”防心劳
《灵枢·邪客篇》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从现代医学来看,这里的“心”相当于脑。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主血脉,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在心的统领之下,各脏腑协调,共同维持人体正常功能。但人有喜、怒、哀、乐、思、恐、惊七情,这是正常的情绪变化,一般是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如果遭遇突然的或剧烈的或长期的精神刺激,使情绪反应过于强烈或持久,就会引起心神的过度活动,这就叫“心劳”。孟子亦云:“养心莫善于寡欲。”如果能做到“不贪得、不患失、不动情、不计较”,则可防“心劳”。心不劳,则五脏安和,自然可康寿延年。
不贪得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知止”,就是讲人们不受利欲的引诱,不作过分的奢求,这既不是什么耻辱,也不会有什么危害。如果不是这样,为了享乐而千方百计日夜钻营,只能是心劳力绌,给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导致百病丛生,丧志折寿。有的人终日为钱财苦思冥想,唯利是图,不择手段,或贪污受贿,或巧取豪夺,或谋财害命。因贪心和私欲而做了亏心事,时时刻刻受到良心的谴责,终日良心不得安宁,思维不得休止,势必造成“精神内伤”,从而导致“身必败亡”的恶果。因此,做人一定不要太贪,太贪就是慢性自杀。
不患失
每个人在社会里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享有一定的荣誉地位。但由于分工的不同、能力的大小以及社会的需要、人事的变迁,人的一生境遇,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作为社会一分子,对于个人地位的高低;荣誉的大小,报酬的多寡,享受的厚薄,如能泰然处之,怡然自得,随遇而安,则对健康十分有益。有的人心胸狭窄,终日忧戚,郁郁寡欢,姑不论品德情操如何,仅从生理、心理方面来说,也是非常有害的。有人一旦失去权位,或先富后贫,虽然没有感受外来之邪,由于“精神内伤”,也会导致许多疾病,甚至丧生,就是由于不能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得失的缘故。只有做到既“不以一得为喜”,也“不以一失为忧”,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安宁。
不动情
生活不可能平静如水,人生也不会事事如意,人的感情出现某些波动是很自然的事情。可有些人往往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便火冒三丈,怒不可遏;也有些人常为一些区区小事彻夜难眠,发不完的牢骚,讲不尽的怪话,经常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样,势必影响身心健康。中医学认为,思虑过度可以伤人心神,以致心气郁结,胸闷不畅,进一步耗伤心血,血不养心,发生心悸、恍惚、失眠、多梦;情志抑郁,可使肝失疏泄,气机不舒,以致肋胁疼痛,郁郁寡欢,进一步气郁化火,性情急躁,容易发怒,甚至使精神失常;忧愁悲思过度还能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而使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疼痛,身体逐渐消瘦,四肢疲乏无力等等。总之,精神因素所引起的疾病,首先阻碍人体气机的活动,然后血液运行不畅,产生淤血,最终导致气血俱虚,并且因为气滞血淤,津液凝结为痰,日久,痰、气、淤互结形成癜积(肿瘤之类)噎膈等病。现代医学也认为,不但精神疾病可直接由精神刺激所致,而且诸如癌症、高血压病、冠心病、胃肠病等,也与精神因素有关。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客观事物对于精神的刺激,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要能够自我控制、调节。偶尔碰上不快之事,最好把它视做过眼烟云,事过则忘,不要长时间地放在心里,以免干扰和煎熬自己的灵腑。
不计较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小心眼”的人,鼠肚鸡肠,对己放纵,对人挑剔,嫉人之贤,妒人之能,讥人之短,笑人之过,整天打着个人的“小九九”,对于自己的所谓“不得志”则怨天怨地,耿耿于怀,死钻“牛角尖”。这是一种异常的心理状态,它是恶化人际关系的“酵母”,也是损害身心健康的促进剂。“小心眼儿”的人,或者经常生气,感到委屈,忧思不断,痛苦缠绕;或者吵骂、寻衅、歇斯底里大发作,精神上处于高度亢奋、紧张状态。由于内心的冲突或情绪危机难以摆脱,很容易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如此许多疾病便会纷至沓来。有的甚至走向极端,因为一点儿小事想不开而轻生。要消除“小心眼儿”,首先必须改掉自私的毛病,要心胸宽广,宽以待人,宽以容人,凡事应该想得远点儿,想得通点儿,想得开点儿,不要事无巨细都往心里去。一个人能够谅人之过,念人之功,助人之短,扬人之长,就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和友爱,在生活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称心如意,如此,则心静神安,灾病不生,福寿永存。
人生,载不动太多的烦恼和忧愁。唯有内心坦然、泰然,才不会“心劳”。心不劳,神不疲,才能活得自然,活得轻松,活得舒心。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19 11:47
目录
概述
治疗方法
疾病预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