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搏动(apical impulse)心脏收缩时,心尖撞击
心前区胸壁,使相应部位肋间组织向外搏动,称为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
坐位时,心尖搏动一般位于第5 肋间左
锁骨中线内0 . 5 ~1 .0cm 处,距正中线约7 . 0~9.0cm ,搏动范围直径约2 . 0 ~2 .5cm 。体胖者或女性乳房垂悬时不易看见。
心脏触诊的内容有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震颤和
心包摩擦感。检查者用右手全手掌置于心前区,注意心尖搏动的位置和有无震颤。示指和中指并拢,用指腹确定心尖搏动的准确位置、范围,是否弥散,有无抬举性搏动。用手掌在心底部和
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触诊,注意有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必要时用手掌尺侧(
小鱼际)确定震颤的具体位置,判定收缩期还是舒张期。触诊心包摩擦感时,在患者取坐位前倾
呼气末时较明显。注意触诊时按压在胸壁上的力量不宜过大,因用力按压可降低手掌
触觉感受器的
敏感度,以致触不到震颤或
心包摩擦感。应适当地调整按压的力量,以求得到最佳的效果。
触诊能更准确地判断心尖搏动或其他搏动的位置、强弱和范围,尤其是视诊不能发现或看不清楚的心尖搏动及
心前区搏动,触诊检查则可能确定。心脏搏动的速率及节律变化也可通过触诊了解。
仰卧位时,25%~40%的成年人能触及心尖搏动,
左侧卧位5 0%的成年人能触及。触诊时,心尖搏动冲击胸壁的时间标志着
心室收缩期的开始,这有助于确定
第一心音、
收缩期还是
舒张期震颤或杂音。当用手指触诊时,手指如被强有力的心尖搏动抬起,这种较大范围的外向运动称为抬举性搏动,提示
左心室肥大。在
左心室容量增加(如主动脉反流、
室间隔缺损)及胸壁薄或心搏量增加的正常人均可出现心尖搏动增强。原有
高动力状态抬举性搏动的患者如果伴有
二尖瓣狭窄或左心室充盈受损,会导致心尖搏动正常甚至减弱。所以如听到二尖瓣狭窄的杂音并同时触到抬举性搏动,那么必定存在着除二尖瓣狭窄以外的其他病变,如
二尖瓣反流或主动脉瓣反流。
心尖搏动位置、强度及范围的变化,以及
心前区异常搏动的临床意义同视诊所述。视诊时发现
剑突下搏动,须鉴别其为右
心室肥大还是
腹主动脉搏动所致。具体方法:检查者将手指平放在剑突下,
指端指向剑突,向上后方加压,如搏动冲击指尖,且深吸气时增强,则为
右心室搏动,提示有右心室肥大。如果搏动冲击手指指腹,且深吸气时减弱,则为腹主动脉搏动,或提示为
腹主动脉瘤。消瘦者、腹壁薄或
空腹时,剑突下搏动常为正常的腹主动脉搏动传导所致。
在左侧心底部触及与S.同时发生的短促的振动感,为P2(
第二心音的
肺动脉瓣成分)亢进所致,如为二尖瓣狭窄患者,则提示
肺动脉高压,如果二尖瓣狭窄患者未触及P2,则提示
肺动脉压不太高。
有报道对
血管造影确诊为
室壁瘤患者的连续观察中发现,33%的患者有异常的心前区搏动。典型的表现为双重心脏搏动:第一部分代表正常的
心尖外向运动,第二部分为在心室压力最高时收缩晚期室壁瘤的运动。如果通过触诊可以触及,则提示室壁瘤起源于心脏
前壁、心尖部或
左心室,而起源于内壁或侧壁的室壁瘤距前胸壁太远则无法触及。
(1)生理性因素:正常仰卧时心尖搏动略上移;
左侧卧位,心尖搏动向
左移2.0~3.Ocm;
右侧卧位可向右移1.O~2.5cm。肥胖体型者、小儿及妊娠时,横膈位置较高,使心脏呈
横位,心尖搏动向上外移,可在第4肋间左
锁骨中线外。若体型瘦长(特别是处于站立或
坐位)使横膈下移,心脏呈垂位,心尖搏动移向内下,可达第6肋间。
(1),生理情况下,胸壁肥厚、乳房悬垂、
肋间隙狭窄时心尖搏动较弱,搏动范围也缩小。胸壁薄或肋间隙增宽时心尖搏动相应增强,范围也较大。另外,
剧烈运动与情绪激动时,心尖搏动也随之增强。
(2),病理情况下
心肌收缩力增加也可使心尖搏动增强,如
高热、严重
贫血、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左
心室肥厚心功能代偿期。然而,心尖搏动减弱除考虑心肌收缩力下降外,尚应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心肌收缩力下降可见于
扩张型心肌病和
急性心肌梗死等。其他造成心尖搏动减弱的心脏因素有:
心包积液、
缩窄性心包炎,由于心脏与前胸壁距离增加使心尖搏动减弱;心脏以外的病理性
影响因素有:
肺气肿、左侧大量
胸水或
气胸等。
负性心尖搏动(inward impulse) 心脏收缩时,
心尖搏动
内陷,称负性心尖搏动。见于粘连性
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另外,由于重度
右室肥大所致心脏顺钟向转位,而使左心室向后移位也可引起负性心尖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