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指向
心理学术语
心理指向
为了认识清楚经济心理学,我按照凯恩斯的传统,先看看人们的储蓄心理。储蓄作为贷币收入的一种运作方式,其吸引力所在:第一位是安全可靠,无风险。第二位是保密性强。第三位是便于积攒,可以满足自己或家庭对高额商品的需要;并且可以随时帮助自己或家庭解除燃眉之急。第四位是操作简单;无需特殊学习或经验积累;第五位是获取利息,重在求保险、求安全 求需要、求增殖。这反映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谋划自已经济收入的时候,固然要选择最有利的货币分流方式求取收入的量大增殖,但大多数人作为收入渠道极其有限、收入数量基本稳定的职业取酬者;货币分流的重心在于满足生存需要,并确保这种需要能够得到较好地满足,生存需要的满足,不仅表现在需求的类上,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等无所不包,而且表现在需求的“社会性”指向上,既有个人的,亦有家庭的,既有对当下的“近虑”,亦有为未来的“远忧”;既有对常规开支的计划,亦有对非常规事件的考虑,覆盖人生存的全部社会空间和社会时间,伴随着人生的全过程。因而,人们在考虑手中货币分流方式的同时,必须考虑每种方式的风险程度;追求最大的保险系数,努力避免因资产损失可能带来的生存危机,这就自然使得由国家银行承办的储蓄成为人们最有充分理由选择的合理的经济行为。很显然,是否放弃储蓄绝非单纯的经济现象,在人们储蓄行为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个动机性心理场,(I)对降息信息的个性化分析;(2)对自我先前储蓄行为价值的心理评估;(3)对改变先前储蓄行为转向消费、或投资市场的风险的主观须测,(4)对储蓄与消费或投资这两种行为之间的付出与收益的多维比较,它内在支配着人们的社会经济行为,制约着人们对降息刺激的行为反映。推而广之就产生了一个结论:经济行为不仅要用经济学的变量(收入、支出等)加以说明.还要把心理学的变量(态度、推测等)、社会学的变量(群体、地位、作用等)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由此建构起个性化的经济行为模式,其中包括个体或家庭在货币分流问题上的行为价值取向、行为意向选择、行为固着的程度以及行为转换过程的长短。可见,人们对降息信息的行为反映并非机械的镜式映射,而是如认识论所说的以主客观相互作用形式表现出来的认知同化或认知再造过程,经济心理因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经济心理学雏发于本世纪50年代初期,因一批“具有良好心理学素养的经济学家”和“具有良好经济学头脑的心理学家”共同倡导而形成。经济心理学理论的核心人物为美国密西根大学具有经济学教授和心理学教授双重学术角色的乔治·卡托纳(1901一1981),他的《经济行为的心理分析》(1951)一书被视为 “一部富有开拓价值的重要著作”,“经济心理学的开山经典”。他提出在贫困时代,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在富裕时代,人们对土地、别墅等不动产的投资,对股票、信托等方面的投资增加,这种自由酌量处理的储蓄和投资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占主体位置,原先作为收入函数的消费减少,把握经济行为的主要变量群发生了变化,取决于第一可能的条件,第二态度,第三促进条件。他认为,将这些经济学方面的变量、心理学方面的变量和市场条件综合起来,研究人们的经济行为是最可行的。这是卡托纳的研究特征。因此,国民收入和自由酌量处理的支出额这一经济变量,理所当然要占主要地位。所谓可能条件,指的就是这种变量群。如果在经济方面完全不可能,就不会成为问题。但是,经济行为并不是仅靠经济条件来决定的。卡托纳强烈主张,态度的心理变量变得更为重要了,这是他的经济心理学的要旨。比如真正想购买车的人,即使向人家借钱也会买车。只要产生强烈的购买欲,即使手头拮据也会购买。需要指出的,若是欲望与其本人的经济能力相差甚远,那么不管其购买欲望多么强烈,这样的消费行为还是难以实现的。正是在经济变量和心理变量的相互作用中,才有可能使经济行为得以实现。
因此,对经济行为的研究,不仅要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还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等,从各个学术领域展开研究。只有把从理论与方法中得到的认识进行综合归纳,才能正确把握经济行为。我们把这样的方法称为:“经济心理学”。因此,所谓经济心理学.它既不是经济学的一个领域,也不是心理学的一个领域,而是通过对“人类经济行为的研究”,将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综合后进行的一种综合性分析:
一、研究人们的消费行为。这是经济心理学最古老的研究课题。一是解析制约消费行为的经济心理因索,以及这些因素与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二是建构有效地测评体系,科学地把握消费行为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并据此对经济过程各个环节的变动态势作出准确的预测和评估。
二、研究储蓄行为,包括储蓄动机和对社会经济状况的理解及其期望。
三是研究税收行为。通过税收与消费两者的关系,核心是探讨人们对政府的信任感和满意度,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人们对政府新税收政策的态度、评价和期望:肯定还是否定、积极还是消极、乐观还是悲观,不同的心理导致时税收变化的不同反映。
四是研究投资行为。投资既是利润的函数,又是经济心理的函数:其一,企业或个人预计冒险所得能够弥补甚至大大超过冒险付出的物质代价和精神代价;其二,企业或个人身陷困境,非冒险无生存希望;其三,企业或个人遭遇强有力竞争,只有冒险一拼才可能战胜对手,稳住地位。
五是研究决策行为。人们依据所能得到的有限信息寻求价值与耗费的最大距离——价值尽可能的大.耗费尽可能的小,即决策的“有限合理性”。
六是研究通货膨胀。。经济心理学的思考兴趣在于:A.通货解胀的社会知觉特点B.通货膨胀与消费、储蔷、投资等经济行为之间的制动关系。
七是研究失业。对失业的研究置于个人失业后的心理体验、工作期望、消费行为特点、以及失业与离婚率、失业与犯罪之间的关系、失业者的心身健康等问题。
性心理学主题-性指向
什么是性指向
这里所谓性指向,是指人满足性欲望的对象。这是比性取向、性倾向更加宽泛的一个概念。
心理学有一对词来评价性指向:变态和常态。
首先是个统计学的概念,多数还是少数;其次也包含病理学的意义,有价值的评价在里面。
传统心理学的评判,首先区别人与非人,指向人是常态,指向非人是变态。比如指向动物,指向植物,指向物品,称为“恋兽癖”,“恋物癖”之类。
其次,即使是指向人,还要继续看不同类型。
先看性别,指向异性是常态,指向同性是变态。
再看指向部位,指向异性性器官是常态,指向其他,比如指向口、肛门、足的是变态。
再次,看年龄,指向同代人是常态,指向上代或者下代人是变态。比如恋老癖、恋童癖。这其中年长的男性指向年轻的女性一般还是作为道德问题看,不作为心理问题。
这里重点谈性取(倾)向,即所谓同性恋问题。
最近20年,与性心理有关的社会思潮的最大转型,是对一些过去认为是变态行为的重新认识,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同性恋的了解与宽容。
干吗替古人羞愧?
中国其实是个同性恋古国和大国。
这个说法可能很伤一些同学的心。你先别激动,听我慢慢说。
前两年有个案子被媒体炒得火热。什么案子呢?歌星红豆猥亵儿童案。当红歌星红豆被判刑了。
什么时候开始有恋童的事情,从黄帝始。我说的是专有名词的黄帝,不是集合名词的皇帝。什么根据?大学者纪晓岚的说法。他在《阅微草堂笔记》里说,“杂说称娈童始黄帝”。看过个电视剧《铜牙利齿纪晓岚》吧。潘光旦先生在他翻译的蔼理士名著《性心理学》做的附录里引用了纪的说法。
有人说,有没有黄帝还是个未知数呢?你这时候着急啦,恐怕宣传爱国主义的时候你不会怀疑有黄帝吧?
今天有些炎黄子孙,可能不愿承认这一点。宁愿相信是纪晓岚胡说。但这是以今天道德替古人担忧,不公道。今天的道德楷模,百年后一定还是吗?1千年后还是吗?很可能成问题。马克思的伦理学原理,道德标准是变动的。
我们知道古希腊人是崇尚同性恋的,而且要命的是,推崇的正是成年男子对青少年的同性恋。既然西方人以希腊文化为鼻祖,并不羞愧,我们当然也不必为黄帝的行为羞愧,当然,假定他确有其事。
其实,如果你要以今日道德为祖先羞愧,首先也不是恋童了。我们知道,祖宗都曾经是“乱交”和“乱伦”的。
有一句名言,我们不必为自己的祖先是猴子而羞愧。打个比方说,我们不必为小时候穿开裆裤羞愧。
如果从个体说,我们不必为幼时穿开裆裤羞愧,那么从群体说,从“类”说,我们也不必为祖先的性行为实践和规范害羞的。实际上我们谁也不会为孩提时代的裸体害羞。干吗要替古人害羞呢?
在这个辩护中,我要强调的是,没有一丁点“原谅孩提时代的幼稚或者古人的过失”的意思。我的意思是,无论是成年人对孩童,还是现代人对人类的童年,都不存在居高临下的道德上优越感。
当年反达尔文的人就是以这个理由惑众的。进化论出来,有人大骂,难道你说我们的祖先是猴子?你说我们祖先是不穿裤子的?现在我们知道他们的荒唐吧?
其实,所有以今日道德眼光看古人的论调都是同样荒唐的。道德是变动的。恩格斯早就说过:“只要还戴着妓院眼镜去观察原始状态,便永远不可能对它有任何理解。”这个批评也适合本题。
一知半解比无知更可怕
说到红豆的案子,顺便说一句,对孩子心理伤害的程度是与所谓人为的“舆论压力”紧密相关的。被红豆摸过的一个孩子的母亲,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本来有些犹豫,但架不住记者的猛追。这些人可能自以为懂得一点变态心理学,而且自以为是“主持正义”、“保护儿童权益”,当然也可能只是出于“抓新闻”的利益考量。他们不知道,媒体这种方式的介入,才会对儿童造成最大伤害。如果,红豆摸过一个农村小孩之后没有任何人知道,小孩也没有告诉任何人他也不认为有必要告诉任何人。其实对这个儿童的损害就会比现在这样小得多。如果我是孩子的家长,我要问自己的问题是:我更爱我的孩子还是更恨红豆。这个例子使我们知道,所谓有知――一知半解――有时会比无知更害人。你们知道有大量的医源性疾病,而对心理学的一知半解――尤其是那种意识形态或者道德化的所谓心理学知识――比无知更可怕。
我顺便说个故事。
两个高中生,曾经有过一次无意中的同性性高潮。后来,被动者考入厦大,主动者做了卡车司机。那司机只是把它当个性游戏,啥事也没有。而这个成为知识分子的大学生,不幸在大学知道了“同性恋”这个词。于是一直为他唯一的一次“酒后失态”担心和恐惧。结果,导致新婚之夜ED。幸亏他不是个完全封闭之人,幸亏他正好遇到我而且信任我,和我说了。我告诉他,你的情况是完全正常的。他把我当权威而且相信权威(这一点对于“医治”好他的心理疾病非常重要)。后来他告诉我,第二天就好了,很快就生儿子了。你看,这就是所谓一知半解知识的害处。现在,人们知道的所谓性知识比过去多多了,但一知半解也带来了比过去多的心理疾病。
君王癖好
先说帝王。之所以重点说他们,是因为他们的活动才有记载。过去不是常批评说,历史是帝王将相史吗?
《商书。伊训》说到“三风十愆”。乱风是三风之一,乱风中包括四愆,其中之一是“比顽童”。比顽童就是所谓好男风。《周书。周逸书》里有“美男破老,美女破舌”的话。潘光旦先生说,比顽童成为乱风的一种,美男破老居然成为一种谚语,可见在商周两代,同性恋现象不仅存在,并且相当地流行。
先秦,最著名的是春秋时的卫灵公和战国时的魏王。卫灵公宠幸弥子瑕,魏王宠幸龙阳君,他们给后世留下了“分(余)桃”与“龙阳”两个典故。
潘光旦和张杰考证,前汉的几乎每一个皇帝都好男风。
西汉最初
指向生活意义的情感教育
有人认为,情感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和调节人的情感的社会化过程。具体来说,情感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人产生与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相适应的,使其成为合格成员的那种情感。为此,情感教育一要促进与一定社会要求及价值观相适应的积极情感的形成;二要调控、消除那些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的消极、颓废的情感。要克服恐惧、犹豫、虚荣、虚伪等消极情感,抑制哀伤、激动、高兴、暴躁等情感的流露,不在不适当的时机表露自己的苦恼、愤恨、愤怒、忧伤、痛苦等。很显然,所谓情感社会化,实质上就是对人的情感进行规范,也就是情感领域的德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情感当然有个社会化的问题,但这只是情感教育的一个方面而已,如果认为情感社会化是情感教育的全部内涵,那就有用德育取代或者消解情感教育的嫌疑。
笔者认为,情感教育目的应该是情感的安顿与序化。所以,情感教育是让受教育者体验到情感生活的普遍性,抛弃情感生活的狭隘性,体验自我的情感与他人情感的一致性,达到情感生活上的和谐。那些庸俗的、低级的、不合人性的情绪杂质或被净化了,或被熏陶感化了,卑劣的情欲升华为高尚的情感情操,从而达到安顿并序化人的情感之目的。
我们将现行的一些情感教育依据其教育教学目标来作一基本清理和划分。
首先,笔者认为那些把情感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方法,甚至仅仅视其为教学活动中随机产生的生理心理反应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该被排除在情感教育之外。这种所谓的情感教育不仅不能安顿人的情感,甚至不把增进情感品质视为教学目标之一,最多是营造一种情感空间或情感氛围,即使这种教学活动对人的情感世界有所作用,那也只能算是影响而不是教育。
其次,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三大课程目标之一,这样一来,那些认知性的各学科教学像语文、数学、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英语等教学如果落实了新课标是否属于情感教育呢?众所周知,人的心理由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构成,人的发展是按照认知、情感两个向度进行的,即通常所说的认知与非认知向度。我们承认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可以相互促进,但它们之间却不能相互代替,认知教育是以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技能的掌握为主要目的,它不是也不可能解决人的情感安顿问题,即使在知识、技能的传授中注意到情感品质的培养,那也不是针对情感本身进行的教育,不是本文所认为的严格意义上的情感教育。
再次,那些与情感教育相邻相近的学科教育如审美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中的审美情感教育、道德情感教育、心理情感教育如何归类呢?这些学科教育与情感教育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笔者尝试着作一简单整理。应该说,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四者作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是为塑造理想人格服务的。但这四者之间也是有很多差异的,我们可以从目的、内容、方式、方法、运行机制、理论基础诸方面对情感教育与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心理教育作一基本的区分辨别。
我们澄清了只有“情感的教育”才能完成安顿人的情感的使命,更进一步的问题是:人的情感“安”在哪里?
近代以来,中国文化与西方文明碰撞的结果是我们选择了放弃自己的情感文化传统而向西方看齐。今天中国人的情感安顿之所也已被现代化裹胁而来的物质至上、科技至上的浪潮所淹没。放眼我们的周围,太多沉沦于物质享受而情感粗鄙的人。但人必须要重新找回失去的“乐园”。今天,整个世界都开始了对理性主义的反思批判,在这场人类精神的自我觉醒、人类命运的自我拯救中,作为人类精神的精华的哲学首先把目光对准了人的生活世界,哲学由存在论转向了生存论。
响应当今哲学的生存论转向和教育回归生活的召唤,提出“情感是人对生活意义的感受与体验”这一命题,并进而认为生活意义是人的情感安顿之所,人的情感这棵大树深深扎进生活的大地,而生活意义就是情感赖以滋养其生命的养分。生活意义是人生命的支柱,丧失了生活意义也就等于丧失了生命“活”下去的理由。所以情感教育一定是指向生活意义的。
据此,笔者认为,情感教育的目的就是安顿并序化人的情感;这一目的只能由以情感为本体的“情感的教育”来实现;其他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的学科教育都只是“基于情感的教育”,它们无须也不能完成这一使命;生活是人安身立命之所,而情感则是对生活意义的感受与体验,情感教育只能把情感安顿在生活意义上,所以,只有指向生活意义的情感教育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情感教育,也只有指向生活意义,才能真正揭示出情感和情感教育的本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1-27 20:49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