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概念
英国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创作的哲学著作
《心的概念》是英国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创作的哲学著作,1949年首次出版。
内容简介
《心的概念》全书以笛卡尔所提出、并为以后大多数哲学家所赞同或默认的心身二元论为靶子,通过分析大量涉及心灵概念的词汇的用法,彻底否定了心灵的独立存在。全书共分十章和一个序言。在序言中,赖尔指出,该书中所提出的新理论,并没有给心的研究增添新的信息,它的任务是揭示有关心灵的概念的使用情况,说明这些概念属于哪些逻辑类型。第一章“笛卡尔的神话”,集中分析了笛卡尔心身二元论的内容、实质和产生的历史原因。从第二章至第九章,赖尔具体地对智力、意志、情感、自我认识、感觉、想象和理智等一系列有关心理的概念作了用法的逻辑类型分析,试图阐明它们与有关的物理过程的概念分属于不同的逻辑类型。在第十章“心理学”中,赖尔指出,让为心理学将指出经济学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和小说家之类的观察者所看不到的人类行动的原因,这是错误的许诺。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自17世纪牛顿力学创立以来,科学在近二百余年的历史中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了19世纪末,几乎所有的科学学科都从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那种无所不包的哲学母体中独立了出来,哲学不得不在实质上成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分析学”或逻辑学的研究。到了20世纪初,罗素、摩尔、维特根斯坦以及维也纳学派相继发展出了各种不同但在总体方向上一致的分析哲学,认为哲学在本质上应当是一种语言逻辑分析或某种逻辑学的研究。赖尔于1931年在“系统地引人误解的表达式”文中首次明确地阐述了日常语言哲学学派的基本观点,并于《心的概念》中赖尔用了“范畴错误”的说法来进一步说明哲学误解的原因。
作品思想
在吉尔伯特·赖尔看来,哲学的功能不是提供关于心灵的信息。教师、地方行政官、历史学家和各种平凡的人已经知道了各种能被知道的有关它们的东西,知道仅仅是一件扩展自己的经验的事情。哲学家不曾得到任何特殊的事实。但如果他正确地从事他的手艺,他可以帮助“纠正我们已拥有的知识的逻辑地理学”。
正如赖尔所说,大多数人知道如何正确使用那些应用于精神情境的概念,但不能表述支配其用法的逻辑规则。结果,他们不知道如何把这些概念彼此联系起来,或和那些涉及到物而不是精神事实的概念联系起来。哲学家的任务是清理混乱并纠正根源于这种无能之中的错误。在赖尔看来,由于当人们谈论这些事情——心身问题、唯我论、我们关于“他人心灵”的知识等等——时开始侵蚀人们的大多数困难都根源于哲学家的错误,哲学家就更有义务这样做。特别是,现代欧洲思想家在抛弃笛卡儿热烈提倡的两种实体学说上碰到了很大困难。根据这种学说,一个人靠一种内在的启发而具有关于自己心灵的直接知识,这种知识大大优越于他关于物质东西的那种知识——不止是一种推论。根据这种被赖尔叫做“官方学说”的观点,心灵居于体内,但一点不具有物质东西的特性。赖尔经常把这种观点蔑称为“机器中的幽灵的教条”。在抨击这种教条时,赖尔把逻辑实证主义者以前反对形而上学的斗争带到了认识论中。第一条批评思路和陈述的逻辑有关:表达是否以一种融贯的方式彼此相联系。第二条思路和陈述的意义有关:在什么条件下它们能被证实或证明。为了把前一种批评贯彻到底,赖尔设定了一系列“范畴”,故意复活了这个亚里士多德的术语,但把范畴的发现和语言分析联系起来。
赖尔根据他所说的“范畴错误”来解释“官方学说”。如果在一所大学的各学院,图书馆、实验室等是实体的意义上假定“大学”是一个实体,就会犯范畴错误,另一种范畴错误是假定“队的精神”具有击球手、外场员和裁判员所具有的那种实在性。赖尔说,这些极端的例子一盛行,就会出现危险,那些在熟悉的情况下知道如何正确运用语词的人当极力以抽象的方式思考时,就会犯把不同层次的术语混同起来的过错。
赖尔不承认有心灵这样的东西。他说,谈论心灵认识这个或选择那个,是文理不通的。正确的说法是一个人认识或选择。某些人的行动显示出智慧和名望的性质。赖尔说,一个人在认识或选择,这一事实可以归类为关于这个人的“精神事实”。但赖尔把它视为“一种不幸的语言方式”,这一方式导致人们说存在着可与“物理活动”和“物理过程”相比较的“精神活动”或“精神过程”。赖尔力图说明,既然没有心灵这样的东西,为何有时说它象是有。这一过错来自于人们未能区别不同类型的陈述,来自于人们假定语词在一种句子中的特性也是语词在其它种句子中的特性。
赖尔指出,这种“官方学说”的广泛流行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机械主义鬼怪”。首先,“自然规律”不是“命令”,规律陈述是“开放的”。其次,在赖尔看来,机械主义的自然论没有对人类自由构成任何威胁,因为有关人类行为的许多问题是不能根据物理规律来回答的。即使物理学家最终找到了一切物理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的事实依然是“并非一切问题都是物理问题”。物理学规律应用于每一事物——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但它们并不解释每一事物。赖尔维护在人类活动中目的的意义,区别了关于一个人的行为的原因和对它的反应的问题。假设要解释的事情是一个人在桌旁把盐交给他的邻人,关于原因的问题要求用实际的或无条件的句子来回答。赖尔发现有理由说“我知道我是自由的。”然而,推论代词“我”必须是一个独特实体的名称,就误解了代词的真正功能。它们并不起专名那样的作用,只是一会儿指向此物一会儿又指向另一物的指示词。代词是“在不同的语境中以不同意义使用的”。人类行为经常包括赖尔所说的“更高层次的行动”;也就是说,在这些行动中第二个人物关心着第一个人物的行动。一个人较高层次的行为可以影响他的较低层次的行为。
赖尔反对建立在类视觉的认识模式上的内省心理学大量兜售的主张。他并不否认人们直接知道人们的感情。但他注意把激动不安的感情同作为意向的心境和倾向区别开来。对于后者,人们没有任何直接的知识。只有当它们最后成为行动时,人们才能形式上对它们评价。因此,一个人对自身的认识来自于对自己行为的观察,在原则上不同于他对别人的认识。赖尔承认自我认识有许多等级:一个人可以知道他在吹一支曲子,并知道他这样做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勇气。或者他可以意识到他在极力保持自己的勇气,并没有认识到使他害怕的东西是内疚的良心。但无论如何也没有“特权接近”他自己的精神状态。赖尔对感觉和观察的看法是不断更新的,因为他坦率地承认他的分析是他不满意的。他把他的困难归因于受复杂的语言所牵制。在日常语言中“感觉”和“觉得”两词意指着知觉,但在哲学的语言中它们指为知觉推断所假定的基础。“疼”和“痒”之类的词不是心境的名称,它们也不是某些知觉的名称,不是用以报告成就的术语。
在关于智慧的讨论中,赖尔反对任何把智慧描述为一种器官、一个内心的教师,一个隐秘的思想家的分析。由于产生各种各样的事物,人们被说成是从事了智慧过程。由于把智慧的语法和生产的语法相混淆并制造出一种错误的类比,人们倾向于把智慧当作心灵的一种隐蔽才能。赖尔的分析不信任这种观念。他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建议:像“判断”和“归纳”这样的词是属于“沉思的产物的分类”的词,他认为,这些词是仲裁人的名词,不是传记作者的名词。也就是说,它们可以恰当地用来描述人们产生的产品;如果用它们谈论心灵中的某些隐蔽的表现,则是错谈的。
赖尔在该书结尾时,讨论了他研究“心的概念”的方式和心理学家所迷恋的方式之间的关系。他表达的意见是,随着双重世界观的崩溃,心理学已不再具有一个统一的目的,更像药物一样,是一种探索和技术的偶然联盟。赖尔承认自己受惠于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经常被它的实践者和“一种不是很复杂的机械主义学说混同起来,它起初是一种方法论纲领,主张心理学家的理论“应该依据于可重复的和可公开检查的观察和实验。在赖尔看来,这个纲领对于克服双重世界的神话具有第一位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它不要求机械主义的假定。因为生物科学的兴起和牛顿体系不再是自然科学的唯一范式,使得科学家不必要把人当作一架机器。毕竟人是一种动物,即一种高级的哺乳动物。但还应冒险地跳到这样一个假设上,即也许人是人。
作品评价
英国分析哲学家斯图尔特·汉普希尔在英国最主要的哲学杂志《心》上发表的书评中写道:“这是近20年中以英语出版的两三本最重要的,最有独创性的一般哲学著作之一”。汉普希尔把这本书的力量归因于赖尔的“风格的独特”和“目的的简明”,但他也提到了该书的弱点,他写道:“当人们把这本书放下,以某种别的不怎么有力的习语重新探究它们,它的论证似乎命中注定失去了它的某种力量。”汉普希尔提到了赖尔用警句来写作的倾向;他断定它们“产生了爆炸性影响”,但他又说它们在背后留下了“一系列胆怯的怀疑和限定”。
英国哲学家约翰·朗肖·奥斯丁:“简而言之,这本书高于同时代的其他书之上;它必将得成功,甚至会成为一种时尚。”
作者简介
吉尔伯特·赖尔(1900~1976),分析哲学中日常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自1925年起在牛津大学任教,1939年在英军中服役,1945年复员回牛津大学任教,为哲学教授,1947年接替摩尔任《精神》杂志主编,1968年退休。主要著作除《心的概念》之外,有《哲学论证》(1945)、《两难论法》(1954)、《柏拉图的进展》(1966)和《论思想》(1979)。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11-30 18:11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