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导管术
医疗手术
心脏导管术是从周围血管插入导管、送至心腔及大血管各处的技术,用以获取信息,达到检查、诊断目的,还可进行某些治疗措施。
概念及定义
亦称为“心脏导管检查术”,导管可送入心脏右侧各部及肺动脉,亦可送入心脏左侧各部及主动脉,又可经导管注入造影剂或进行临床电生理检查。
右心导管检查:将导管从周围静脉插入,送至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及肺动脉等处,在插管过程中,可以观察导管的走行路径,以阐明各心腔及大血管间是否有畸形通道,分别记录各部位的压力曲线,采取各部位的血标本,测其血氧含量,计算心排血量及血液动力学指标。
左心导管检查:将导管送至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及主动脉各部,观察导管走行途径,记录各部位的压力曲线,采取各部位的血标本,测其血氧含量,计算心排血量及血液动力学指标。左心导管检查方法有多种,可利用右心导管经过畸形的通路进入肺静脉、左心房等,或用右心导管经房间隔穿刺进入左心房,更普遍应用的方法是从周围动脉(如股动脉、肱动脉)逆行插管,送至主动脉、左心室。
发明历程
提及心脏导管术,人们就会想起它的发明者——德国著名外科医生维尔纳·福斯曼,他发明心脏导管术时才25岁。那是在1929年,福斯曼在埃柏斯瓦尔德奥古斯特——维多利亚医院当助理外科医生。有一天,他突发奇想:传统的心脏检查方法,诸如叩听诊法、X射线透视法、心电描记法等,对心脏外科的诊断和适应症来说都不够用,急需发明一种触及心脏内部的方法,用以测量压力、直接采血、便于检查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给有生命危害的病人使用速效药,以及使用X射线造影剂,查出心脏的解剖学情况和血流状态。
不久,福斯曼产生一个大胆设想:用一个可弯曲的细软管从肘部通向心脏。负责医院管理事务的卫生委员是福斯曼父母的好友,他被福斯曼这个大胆的设想吓坏了,认为此法“亵渎神灵”,因为当时心脏手术是违禁之事,他更不同意福斯曼用自己身体做此实验。于是,福斯曼只得自己暗中行事。在福斯曼的一再请求下,他的朋友和同事罗迈斯在他肘部作静脉血管穿刺,然后把毛线般粗的软导管涂抹了经过消毒的橄榄油后,将软管小心翼翼地朝福斯曼的心脏部位推进。当导管推至锁骨部位时,刺激了福斯曼,他咳嗽起来,罗迈斯不顾福斯曼阻拦,立即把导管退到体外,第一次实验失败了。
一周过后,福斯曼再次进行实验。他在自己的左肘窝局部麻醉下切开肘前静脉,自己把导管插入静脉,并沿着静脉血管向前推进,然后借助于身边的X光荧光屏前面的一面镜子观察,终于将导管推进了自己的右心房,还摄下了X线照片。在整个实验中,他没有感到痛苦,只有些温暖的感觉,就如同注射钙剂后的感觉一样。
自此之后,福斯曼先后在自己身上做了九次类似实验,用尽了所有的周围浅静脉,并曾将浓碘化钠溶液注入导管内,拍摄到极淡的右心造影照片。
随后,福斯曼撰写了题为《右心导管检查术》的论文,报告了他的心脏导管术及其在诊断治疗上的作用。遗憾的是,这一心脏导管检查术当时在德国并未受到医界的重视和支持,他一度被迫放弃这一研究项目而转学泌尿科。直至1941年,美国医学家库南德和理查兹对福斯曼的心脏导管术感到兴趣,他们改进并应用此技术进行血流动力学及循环呼吸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并将获得的诸多成就公之于众。从此,福斯曼的心脏导管术才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兴趣和重视。到了1945年,他们已累积了1200次心脏导管术方面的经验,为心脏手术开辟了前进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以来,福斯曼的心脏导管术在临床上应用更为广泛,日趋成熟,它可帮助测定心内和血管各部分的压力及血液含氧量,对进行直接心血管造影术以及研究心、肝、肾的代谢机能,均有很大临床价值;对心脏外科的开展也日益显示出它非凡的功劳。
福斯曼发明了心脏导管术,并勇敢地在自己身上做实验,证明此术于人体无害,却可诊断心脏病变,第一个为研究循环系统病理变化开辟了新路;库南德和理查兹两位医学家重视改进福斯曼的心脏导管术,并作出重要成果,为此,他们三人于1956年共同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
种类及类型
飘浮导管
借血液将导管飘入右心腔或肺动脉内,可以不用 X射线透视。导管顶端位置可根据压力曲线图型判断,有时还可根据心内心电图判断。飘浮导管主要用于危重病人床旁血液动力学监测。包括微型导管和气囊导管。
微型导管
为薄壁尼龙细管,用带针芯的套管(内径与微型导管配套),穿刺肘静脉,拔去针芯,将微型导管从套管中插入,用含有肝素的生理盐水缓慢滴注,保持微型导管通畅,缓缓送入导管,使之顺着血流飘入中心静脉、右心房、右心室以至肺动脉。不时观察压力曲线,判定导管抵达何处。
气囊导管
即斯旺—甘茨二氏导管。为双腔或多腔导管,管端置一乳胶小气囊,导管之一腔通气囊内,另一腔在管端开口,从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插管,一般不需X射线透视,根据压力曲线判断导管位置。管身刻有长度标记,导管插入静脉后,先从插入长度及压力曲线估计管端约至右心房,把0.8~1.2ml二氧化碳充臌气囊(亦可用空气,但以二氧化碳为安全,万一气囊破裂,不至造成空气栓塞),慢慢把导管送入,利用血液对气囊的飘乳力,将导管飘入右心室、肺动脉。
临床应用范围
包括:
心脏移植后诊断及观察排异反应,指导治疗。
②诊断心肌炎症,观察及指导治疗。
③辅助诊断某些原发性心肌病,例如肥厚型、充血型心肌病、克山病等。
④确定某些继发性心肌病的诊断,例如心脏结节病、淀粉样变、血色病、糖原贮积病等。
⑤辅助诊断放射治疗、阿霉素(抗癌药)治疗所致的心肌病变。
⑥诊断心内膜纤维化。
⑦鉴别限制型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由于上述各种心内膜、心肌疾病的临床表现酷似缩窄性心包炎,心内膜活检可达鉴别诊断目的。
此外,心肌活检用于心肌的生物化学、免疫学等特殊研究,也有助于阐明某些心脏病的病因。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7 07:43
目录
概述
概念及定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