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早搏
心脏疾病
心脏早搏(premature beat)是由于心脏异位起搏点即窦房结以外的部位发出的心脏搏动,系由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所致,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又称为期前收缩、早搏、期外收缩。通常可分为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两种类型,前者常见于心脏下部,后者则产生于心脏上部,其中室性早搏最常见,房性早搏次之。
分型
根据异位起搏点的位置,心脏早搏包括房性、交界性和室性期早搏。
房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统称为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按照不同分类方法,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病因
窦房结像是“司令官”一样指挥着心脏的正常电活动,一旦异位起搏点脱离窦房结的控制,自己发号施令,使心脏提前收缩,即形成了心脏早搏。然后,当窦房结的命令到达时,接收信号的通路刚好“关闭”,也就是处于有效不应期内,也就是不再接受正常指挥,心脏便少了一次正常时间点上的收缩,直到下一次命令传来才会收缩。两次收缩之间较长的心室舒张期就叫做代偿间歇。
发病原因
诱发因素
以下因素会增加期前收缩的几率:
症状
主要表现为心悸或心脏“漏跳”感,可伴有胸闷、乏力、头晕等症状;有些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临床检查可见相应的心电图改变。
典型症状
伴随症状
多数患者可能无任何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闷、乏力、头晕等症状。
就医
如果发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或者本身存在心脏疾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
医生根据是否有心悸、心脏“漏跳”等临床表现,结合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监测、心电图运动平板的检查结果,根据心脏早搏的对应波形来判断。一般而言,任何一种心电图监测,发现心脏早搏的波形即可明确诊断。
就诊科室
一般情况下,如果出现了心悸等症状,可以到心内科进行就诊。但根据不同的病因,有时也需到其他科室就诊,治疗原发疾病。如:
相关检查
心脏早搏的检查主要包括心脏听诊和心电图检查。心脏听诊可以根据听到的心跳频率、间隔等判断是否存在心脏早搏。
心电图检查包括以下三种:
多数情况下,医生会开具12导联心电图检查。对于那些频繁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的患者,有时会建议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通常是在患者已知或怀疑某种心脏疾病时进行,用以明确是否存在心脏疾病。
已知或怀疑某种心脏疾病时,可以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冠脉造影等检查,明确心脏的结构、功能是否存在异常。
鉴别诊断
下面表格中为房颤、室颤和心脏早搏的鉴别。
治疗
应该先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应对症治疗。
急性期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出现频发、成对、多源室性早搏或出现R-on-T现象,往往提示心电不稳定或不除外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应立即处理,首选利多卡因,无效时可加用β受体阻滞剂或改用胺碘酮。
一般治疗
对于存在心脏早搏的患者,需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少饮浓茶、咖啡,戒烟、戒酒,保持心情愉快,减少心理压力。同时要积极治疗可能导致心脏早搏的疾病,如控制血压、甲状腺素水平。对于药物引起的期前收缩,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换药。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对于已经进行一般治疗,但是仍存在明显症状的心脏早搏可以选择药物治疗。但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治疗疾病,而是为了控制症状。
手术治疗
对于频发性室性早搏伴左室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选用射频消融术。另外,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室性早搏患者,也可考虑射频消融术。一般早搏占多超过总心率的10%以上时,可以考虑射频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介入手术,将电极导管通过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到病变部位,释放射频电流破坏异常兴奋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射频消融术需要住院进行,术前建议应该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7天,以免影响手术效果。手术的成功率高,存在血栓栓塞、心肌穿孔、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但发生率相对较低。术后可很快恢复正常活动。
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预后
一般而言,大部分心脏早搏患者预后良好,存在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预后较差。
如果并非有心脏的实质性病变,一些患者接受治疗后可以完全恢复至正常;如果是一些诱因导致的期前收缩,去除诱因即可恢复。
但是若在原有心脏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等的基础上出现室性早搏,可能发展为室速、室颤等,甚至导致猝死。
并发症
频发房性早搏远期可导致房颤发生率增加,也可导致心脏结构功能的变化。
频发性室性早搏可能引起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脏扩大。
预防及日常护理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保持愉快的心情,适度运动有利于对健康的管理。此外,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或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对疾病进行监测。
日常生活管理
因心脏早搏在健康人中也会出现,若家人曾出现过期前收缩,不必过度恐慌,多注意家人的情绪变化,给予其心理支持。
心脏早搏患者应注意自己的饮食,限制钠盐的摄入,控制血压;增加膳食纤维,减少脂肪摄入;预防心血管疾病;少饮浓茶、咖啡,戒烟、戒酒、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不熬夜,以便减少功能性心脏早搏的发生。
日常监测指标
特别注意事项
若平时无明显症状,一般无需治疗,保持心情放松即可。
若频繁地感觉心悸、心脏“漏跳”感、胸闷等,需及时到医院就医。
预防
研究进展
2020年1月2日,Circulation杂志一项研究称,对于有频发室性早搏(>5000次/24小时)且无已知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有半数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FDGPET)检查异常,而对于这些患者,使用激素治疗,可明显减少早搏,改善心功能。
2022年5月11日,一篇发表在Circulation: Arrhythmia and Electrophysiology杂志上的研究,评估了壁内针消融(INA)对标准射频消融术难治的频繁的室性早搏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表明,频繁的室性早搏(PVCs)通常可以用导管消融进行治疗,然而,由于传统的消融技术无法穿透病灶,深层的壁内病灶可能因消融不充分而导致手术失败。传统消融术难治的频繁室性早搏,壁内针消融能有效地消除频繁的室性早搏,且安全性可接受。
2024年3月25日,Circulation发表的一项研究探讨了运动及运动恢复期间的室性早搏和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相关性。该研究发现,运动中与运动后出现室性早搏次数越多、早搏情况越复杂,未来发生MI/HF/LTVA事件和死亡的风险就越高。这提示未来可以将运动心电图筛查作为健康筛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帮助对猝死和心血管疾病风险进行危险分层。
目前由于脉冲消融新的消融能源的出现,此种能源在室早中是否有效,目前正在进行临床研究。从目前较少的病案资料看,有望成为新的有效的消融能源。
参考来源: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21:35
目录
概述
分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