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堆是一种以快中子引起易裂变核铀-235或钚-239等裂变链式反应的堆型。
简介
英译
Fast Breeder Reactor(FBR)
重要特点
运行时一方面消耗裂变燃料(铀-235或钚-239等),同时又生产出
裂变燃料(钚-239等),而且产大于耗,真正消耗的是在
热中子反应堆中不大能利用的、且在天然铀中占99.2%以上的铀-238,铀-238吸收中子后变成钚-239。在快堆中,裂变燃料越烧越多,得到了增殖,故快堆的全名为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快堆是当今唯一现实的增殖堆型。
涉及工程
截至2024年3月31日,我国运行核电机组共56台(不含台湾地区),装机容量为58218.34MWe(额定装机容量)。2024年1-3月全国共有1台核电机组装料、无核电机组投入商运。主要堆型是压水堆。压水堆是
热中子堆(或称慢中子堆),主要利用铀-235作为裂变燃料,而铀-235只占天然铀的0.7%左右。对压水堆来说,烧一次只能烧掉核燃料(即投入铀资源)的0.45%左右,剩下的99%还是烧不掉,其中主要是铀-238。
如果把快堆发展起来,将压水堆运行后产生的工业钚和未烧尽的铀-238作为快堆的燃料也进行如上的多次循环,由于它是增殖堆,裂变燃料实际不消耗,真正消耗的是铀-238,所以只有铀-238消耗完了,才不能继续循环。理论上,发展快堆能将铀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100%,但考虑到加工、处理中的损耗,一般来说可以达到60%~70%的利用率,是压水堆燃料一次通过的利用率的130~160倍。利用率提高了,贫铀矿也有开采价值,这样,从世界范围讲,铀资源的可采量将提高上千倍。
中国开发技术
开发时间
1986年,我国快堆技术开发纳入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开始了以6.5万千瓦热功率实验快堆为工程目标的
应用基础研究。研究重点是快堆设计研究、燃料和材料、钠工艺、快堆安全等。至1993年总共建成20多台套有一定规模的实验装置和钠回路,为
中国实验快堆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1993年,我国快堆研究进入发展阶段。由于我国在快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阶段对快堆设备和
系统研究甚少,因此遵照以我为主、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原则,与
俄罗斯进行了联合快堆技术设计,接着进行了自主的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目前设计已经完成,主体土建工程已经结束,已有300多台大型设备安装就位,正在进行各系统的安装;燃料已验收,主要设备已到货,以设备投资计国产化率达到70%。2005年初,核级钠将进厂,堆本体将进行安装,预计2007年首次临界。
2010年7月22日,
中国核工业集团宣布,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座
快中子反应堆——中国实验快堆(CEFR)达到首次临界,这意味着我国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快堆技术比较复杂,工程开发投资较大,我们在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领导下,完成了我国快堆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的研究,并提出我国快堆工程技术分三步发展的建议:
第一步,中国实验快堆,热功率6.5万千瓦,电功率2万千瓦,目前正在建造,计划2007~2008年临界和并网。
第二步,中国原型快堆,电功率约60万千瓦,建议2013年建造,2020年运行,目前正处规划建议阶段。
第三步,中国商用验证堆,电功率100万~150万千瓦,建议2018年建造,2025年运行,在此基础上2030年~2035年批量推广大型高增殖快堆。
国外快堆的发展已有半个世纪,发展快堆的9个国家美、俄、英、法、日、德、意、印、韩总共建成过21座快堆。
目前所有建造快堆的国家为了未来大规模核能的发展,均不同程度地开始研究用快堆来焚烧热堆产生的放射性废物,使核能变成更加清洁的能源,同时也开展一些新型快堆的预研。
需要大规模发展核能来替代常规能源的国家,必然要发展快堆和相应的闭式燃料循环,将铀资源用好、用尽。如果热堆发展已有一定规模,就应考虑首先用快堆、继而用更有效的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快堆将长寿命废物尽量焚烧掉,让需要地质深埋的废物尽量减少。
快堆缺点
由于快中子增值反应堆中的核反应会产生核武器的重要原料钚-239,因而有较大的核武器扩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