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
唐代韩愈诗作
《忽忽》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诗。
作品原文
忽忽①
忽忽乎余未知生之为乐也,愿脱去而无因②。
安得长翮大翼如云生我身③,乘风振奋出六合,绝浮尘④。
死生哀乐两相弃,是非得失付闲人⑤。
注释译文
①忽忽,愁乱之貌。②此句表现了诗人寄人篱下,心神恍惚,欲摆脱困境的心情。《与孟东野书》云:“去年春,脱汴州之乱!幸不死,无所于归,遂来于此。……及秋将辞去,因被留以职事默默在此,行一年矣。到今年秋,聊复辞去。江湖,余乐也,与足下终幸矣!”③安得:那里能够。此主谓语结构,“安”为代词。翮(hé):羽毛中间的硬管,支持羽毛的关键。④振奋:振翅奋飞。⑤此句意谓:死与生,哀与乐是人生皆有的,诗人把二者抛开不管。是与非,得与失是人生处世离不开的,韩愈却都要让给那些闲人。其积怨之深可见。
作品鉴赏
此诗写于贞元十五年冬,两谏未获采纳后。韩愈在徐州。诗如刘邦的《大风歌》,脱口而出,因此真能反映了韩愈这时的思想情绪。自贞元初进京应试,四试礼部才中进士,三试吏部一得又被顶替,三上宰相书不报。事董晋而晋卒,事建封而政见不合。至今历时十三年,年三十二而无所得。看看国家命运,个人前途,世俗风气,他不由自主倾泻出满腹怨气。这是对现实的痛诉,个人遭遇的呐喊。诗在写法上化用了《逍遥游》的蕴含手法,然并非庄子消极无为思想的翻版,骨子里是想冲破社会现实的末缚,世俗恶习与昏聩政治的闸门,争取一个理想的朝政,统一的中央集权!振兴唐朝。诗笔法自由,具有浪漫主义特色,是以文为诗的典型。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6 20:56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