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珩在任国家文物局文物管理处副处长,以及国家文物局“三人书画鉴定小组”时,经常要到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去指导工作和鉴定书画。在此期间,他也会为一些博物馆的书画鉴定和管理人员上课或作演讲。《怎样鉴定书画》就是根据这些演讲整理成书的,文字约二万字左右。当年记录者:中央美术学院学生薛永年、故宫博物院刘九庵、文物出版社张圣福及旅顺博物馆、
天津艺术博物馆、
河北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整理者是王世襄,校订者是启功。此文后来发表在《
文物》月刊1964年第三期,时张珩已经逝世。文物出版社在1966年4月出版了单行本,刊印黑白图片二十七幅,真伪印章十三枚。图片也是由整理和校订者所选。
《怎样鉴定书画》在出版后不久,“文革”爆发,此书遂淹没在滚滚浊流之中。所以除极少数专业人士阅读过此书外,几无人知。文物出版社在1981年再版此书,方为世人所知,被誉为古书画鉴定学的“里程碑”之作。后来,王以坤、徐邦达、杨仁恺等人关于古书画鉴定学的著作,均间接或直接地受到了《怎样鉴定书画》的影响和启发。因为在古书画鉴定学上,张珩先生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套学术框架和理论提纲,而后人所需做的只是将之进一步的完善、细化和补充而已。故《怎样鉴定书画》的学术价值就在于此。
《〈两宋名画册〉说明》,共收入全国各地博物馆收藏的宋代小品画六十幅,每幅作品的说明文字均有张珩撰写。也曾刊登在《文物》月刊1964年第三期上。文字有繁有简,本次再版刊印了全部六十幅作品的彩色图片。张珩在说明文字里,对六十幅两宋小品一一进行了作者归属、作品断代,充分显示了他高深的鉴定功力和超人的记忆力。他非常熟悉时代风格与个人风格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鉴定书画时运用辅助依据的方法,比如印鉴、题跋、署款、著录和材质等。而这些也在他的《怎样鉴定书画》中有过论述,可谓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记述故宫运往台湾的一些名画》一文,亦可为是一部唐、宋、元绘画简史。所涉及的作品,张珩大多曾亲眼鉴阅过原作,而且是“影响最深刻”。文章里还对一些名画的作者归属,阐述了自己的意见。美国最杰出的美术史家潘诺夫斯基有句名言:“美术史家是多嘴饶舌的鉴定家,。”张珩的确是言简意赅的美术史家。
张珩在《怎样鉴定书画》中,曾多次说明“书画鉴定是一项老老实实的科学工作,毫无神秘玄妙之可言,是完全可以学会的”。这或许与他当年演讲时的“语境”有关。因为当时从事文博工作者和博物馆书画管理工作者,以非专业人员居多,文化素养更是参差不齐。所以他必须要给这些人以足够的“自信心”。书画鉴定可以学会,这点毫无疑义。但造诣的深浅,眼力的精粗,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天赋和勤奋。可惜有许多专业人士,包括拍卖公司的从业人士,终其一生,却仍对此道一知半解,真令人有“入错行”之叹也。张珩一生信奉“不学则已,学则必精”的理念,就鉴定而言,可谓名至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