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紫菀(Aster salwinensis Onno)为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细长,有时具匍枝。头状花序单生。舌状花的舌片蓝紫色稀白色;管状花黄色。瘦果狭倒卵形,褐色,扁,无毛或上部有毛。花期7-9月,果期8-10月。
莲座状叶倒卵状匙形,长3-9厘米,宽0.6-1.5厘米,下部渐狭成具翅的柄,边缘有小尖头状或疏齿或近全缘,顶端圆形或稍凹,有小尖头;茎部叶多少直立,长圆形、倒卵形或卵圆披针形,长1-4厘米,宽0.2-1.5厘米,稍有齿或全缘,顶端圆形或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半抱茎,无柄;全部叶质薄,下面沿脉及上面被长毛,常有缘毛,中脉在下面凸起,侧脉约3对。
头状
花序径2-3厘米,在茎端单生;总苞半球形,径0.8-1.5厘米;总苞片2层,近等长,线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8-10毫米,宽1-1.5稀2.2毫米,顶端渐尖,草质,边缘宽膜质,有显明的中脉,顶端和沿脉有密或疏粗毛,内层有时无毛。
舌状花15-30个,管部长2-2.5毫米;舌片蓝紫色稀白色,长10-15毫米,宽2-3毫米;
管状花黄色,长5-6毫米,管部长1.5-2.5毫米,裂片长1-1.5毫米,常带紫褐色,近无毛,
花柱附片长0.75毫米。
花序治“木呆”病,脉热,瘟病时疫,流行性感冒发烧,
食物中毒《藏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