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可以用这样一个链式来表示:客观存在——思想活动——行动——客观存在。在这个链条中,思想活动是一个中心环节,支配着人的言论和行为。这是人的思想活动的基本规律。
人们的各种思想,是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思想政治工作在由客观事物到人的思想转化过程中的任务,就是要正确分析人们的思想活动,并引导人们从一定的条件出发,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需要是人的思想活动的基本动力。
从思想活动产生的条件上看,主要有三点,一是人的政治
立场决定人们的思想活动方向。二是人的
经济关系决定人的思想活动的水平。例如,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决定了人们日益产生和扩大着主人翁责任感、集体主义观念和劳动光荣的思想。三是
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人们的情绪,人们的生活水平能不能稳步提高,影响着人们的信心和心情。四是政治
形势和政治局面对人们的思想活动也有重大影响。健康发展的政治形势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会使人们感到信心坚定、精神振奋。五是个人应有的社会地位、政治权利能否得到
保障,决定人的思想活动的积极向上和维护制度的主动性。
人的思想活动虽然决定于一定的外部条件,但是,外部条件并不是直接地、机械地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倾向。列宁曾指出:“自然界在人们的思想中的反映,应当了解为不是‘僵死的’,不是‘抽象的’,不是没有运动的,不是没有矛盾的产生和解决的永恒过程中”(《
哲学笔记》第208页)。这就是说,思想不是呆板地、照镜子式地反映客观存在。
在现实生活中,外部事物既不是平均地对人的头脑起作用,人们的头脑也不是等量齐观地反映它们。人们对作用于自己头脑的各种外部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加工制作,从而形成一系列的思想活动,那么人们对物质的东西怎样进行加工改造,就有一个方法问题。由于加工和改造的方法不同,可能正确地反映事物,也可能歪曲事物的本来面目,形成深刻的或肤浅的、正确的或错误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