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毒性作用
短时间内所引起的中毒效应
急性毒性作用,机体一次或24h内多次大剂量接触外来化学物后,在短时间内所引起的中毒效应。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测定外来化学物大剂量作用于受试动物后,在短时间内引起毒性作用强弱程度的方法。目的是根据试验所获数据计算出受试物的半数致死量,说明受试物的相对毒性和毒作用特点及剂量-反应关系,并对进行其他试验研究中所用剂量提供指导。大白鼠和小白鼠常为试验首选动物亦可选择其他动物。染毒途径常月的有经口、皮肤和呼吸道三种,一般以试验目的、受试物的性质,以及人类摄入该受试物的实际途径利方式选择一种或几种。各实验组动物在接触受试物后,及时观察记录它们发生的毒性效应情况,如中毒症状的特点和出现时间及恢复时间、动物中毒死亡的时间和死亡数以及死亡后的病理观察等数据。有时依据试验中的特殊要求,还可作病理组织和某些特异性指标的化验检查。最后将试验结果计算所得的半数致死量值,参照急性毒性分级,评价受试物毒性大小,对试验观察到的中毒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判受试物的可能靶器官及其特异毒性作用等。
急性毒性分级
急性毒性分级,评价外来化学物的急性毒性强弱和其对人可能危害程度的一种粗略定量方法。目的是对外来化学物的毒性大小进行比较,尚不能表征毒性作用的特点,但对预防急性中毒有实际意义。其分级方法、标准和毒性级的名称,各国还不统一。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3 15:37
目录
概述
急性毒性试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