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化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核心问题。也将“典型人物”称作“典型性格”,以示其特点。性格就是人的精神特质和心理特质的总和,作家在
人物性格中概括了他所理解的人的特征和品质。性格是文学作品的基础的基础,没有深刻的、艺术上真实的、充满思想的、动人的性格,就没有真正的艺术。
演员运用表演艺术性塑造鲜明、典型的人物形象,精心体现出渗透着人物共性的个性特征,这就是所说的性格化。 戏剧、电影史上那些不可磨灭的,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成功艺术典型,无一不是个性特征突出,性格色彩鲜明的人物。多愁善感、优柔寡断的汉姆雷特,轻信、妒嫉的化身奥赛罗,还有那个不顾时代发展,一心迷恋死去的社会,与现实进行徒劳无益搏斗的可怜虫唐·吉坷德,已经成为伪君子同义语的答尔丢失,吝啬鬼阿巴恭等等古典作家笔下的典型形象,至今仍然有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苏联的银幕上出现了崭新的具有
无产阶级思想品格的优秀艺术典型,如:夏伯阳、马克辛、索润洛娃、瓦尔瓦拉·瓦西里耶夫那、波列沙耶夫等等,都是我们熟悉和喜爱的。特别是苏联人民演员
史楚金在影响片《列宁在十月》 、《宁在一九一八》中成功地塑造了伟大的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光辉、生动的艺术形象。银幕上
列宁的形象是那样栩栩如生、深刻、感人,他在苏联人民和世界人民心中深深印下了活的列宁的形象,甚至资产阶级评论家也不得不承认:“该片的力量就在于
史楚金所饰的
列宁。我们牢记不忘的场面就是他描写
列宁的性格。他的精力,他的乐观、愤怒、性急、刚毅、幽默、谦逊、大胆和坚决等等场面。”我国革命成功后,新中国年青的电影在短短二十几年里也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我国民族特色和革命特点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像,董存瑞、 《上甘岭》里的张连长、
朱老忠、赵玉林、李双双、琼花、华程、周挺杉、潘冬子以及
邓世昌、
林则徐、祥林嫂、《林家铺子》里的林老板等,这些典型形象的塑造.反映了我国电影艺术取得的可喜成就。
人物性格化的任务,很大程度上是剧作者在
剧本创作中完成的,剧本要提供足以揭示人物思想深度和性格特色的剧作基础,这包括剧本的主题思想、时代气息、生活气息、概括生活面的广度深度、情节、语言、人物关系等等。但是舞台、银幕上的人物形象最终是由演员体现出来的,优秀的剧作只是创作成功的基础而不是创作的全部,下一步工作就要靠拍摄电影的摄制组创作集体去完成了,其中重要的一环是演员的创作。同样一个角色,由优秀的演员与平庸的演员去扮演,其结果将会有很大差别,这如同一部
贝多芬的作品由不同水平的演奏家在质量优劣不同的
钢琴上演奏,其效果将会千差万别是一样的。
典型
人物性格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阶级社会中,作为艺术典型的人物形象,首先要揭示人物的时代的和阶级的本质特征,即生活在一定的时代,由同一的经济基础、阶级地位、生活条件所形成的思想性格的共同本质特征。另一方面,人物的共性又是渗透在个性之中,共性只有通过独特的、突出的个性刻划才能揭示出来。生活中,正如人的五官相貌各不相同一样,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特有的生理条件和不同的出身、经历、社会关系以及所处的具体环境等等,从而形成独特的个性特征。生活里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人,根据现实生活创造的典型性格,个性也必然应当鲜明的、独特的。个性特征愈突出,性格色彩愈鲜明的人物,给观众留下的印象也就愈深。正像恩格斯说的:“每个人是典型,然而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位个人,正如黑格尔老人所说‘这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