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灵诗派
文学术语
清代乾嘉时期以大诗人袁枚赵翼张问陶为代表的诗词流派,称为性灵诗派。袁枚诗歌理论著称,赵翼以史学著述见长,张问陶以诗歌创作名世,他们三人共同支撑起乾嘉时期队伍庞大的性灵派,为使诗歌创作回归表现真情、个性的健康轨道,扫除模拟复古的风气,发扬开辟新径的创造精神,作出了卓越贡献。
诗派简介
性灵诗派:以袁枚赵翼张问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
清代中叶,以沈德潜为代表的宗唐派诗人提出“格调说”,强调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以厉鹗、翁方纲为代表的宗宋派诗人提出“肌理说”,主张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和文理统一。这两种诗派尽管论诗的角度和师承不同,但在强调“道统”对文学的驾驭和控制这一点上却几乎是一致的,真正与这两派相对,能够继承晚明以来的主情传统,与“道统”文学观相对的是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
代表人物
袁枚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人。在文学上他接过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口号,认为写诗要抒发人的真性情。从强调个人性情出发,在文学史观上他则主张文学进化论,认为每个时代应当有自己的文学。
袁枚的文学主张是对晚明公安派思想的重振和延续,但在创作上却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他的近体诗成就较高,其中七绝和七律尤佳。他的诗构思新颖,笔调轻灵,婉转玲珑,变化多姿。
赵翼
赵翼,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江苏武进人。他论诗强调发展、进化,主张诗应创新,反对摹拟古人,提出“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他的诗题材与风格比较多样,并注意在诗中突出个性,抒发才情。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号船山,四川遂宁人,清代名相张鹏翮玄孙。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五十五年(1790)三甲第55名进士。五十八年(1793),任翰林院检讨;嘉庆五年(1800),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十年(1805),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巡视南城;十四年(1809),擢吏部郎中;十五(1810),出任山东莱州知府;十七年(1812),称病辞官;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病逝于苏州,归葬蜀中故里蓬溪县金桥乡两河口。张船山一生致力于诗书画创作,著有《船山诗草》及《补遗》,共26卷。张船山是清代乾嘉诗坛大家,不单是清代蜀中诗冠,也是清代第一流的诗人和著名诗学理论家,为性灵派后期的主将和代表人物。胡传淮所著《张问陶年谱》(2000年巴蜀书社出版)、《张问陶研究文集》(2009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对了解张问陶的生平事迹可资借鉴。张问陶袁枚、赵翼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7-19 12:42
目录
概述
诗派简介
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