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静情逸
咸丰皇帝赐予刘熙载的牌匾
此匾额为咸丰皇帝赐予刘熙载。咸丰皇帝十分赞赏和敬重刘熙载的品性,曾亲书“龙”字、“福”字赐与。一次召对后,御书“性静情逸”的匾额赐给他。这块匾制作了两块,一块悬故居古桐书屋,一块悬邑中四牌楼上。
刘熙载简介
刘熙载(1813-1881),字伯简,一字融斋,晚号寤崖子。清代文学家、经学家、《清史稿》卷480有传。 刘熙载道光廿四年(1844)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官任广东学政、左春坊左中允。“中允”系太子东宫的属官。清朝康熙以后,朝廷已不立太子,但左、右春坊司的机构仍予保存,春坊司属官如“中允”等就成为翰林清职文官的升迁之阶。“中允”掌记注纂修以及为诸王子讲授经史等事。辞官后,晚年主讲上海龙门书院凡十四年。
刘熙载广学博览,治学无门户之见。六经、子、史、天文、算法、字学、韵学等无不通晓。著述丰富。最著名的有《古桐书屋六种》。其中《艺概》分文、诗、赋、词、书、经六部分,对各种文学体裁的历史演变,名家的艺术特征,作出了独到的分析。虽然只言大“概”,却言简意赅,对后世影响很大,是我国文学史上继《文心雕龙》之后又一篇力著。其中对艺术美的辩证阐述开现代美学之先河,被誉为“东方黑格尔”。因而当代有人赞誉刘熙载是著名的文艺评论家和文艺美学家。
历史溯源
刘熙载故居在市政拆迁时被移至原址之东南,基本保持了原貌。小院中有古桐一株,故称为“古桐书屋”。刘熙载童年家境贫寒,上不起学,因而他常到附近的祖师庙学垫偷学。成年后,他以“志士不忘在沟壑”、“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二语自励。生活检朴,至贵不易其初。官至三、四品大员仍简衣素食。主讲上海龙门书院时,爱吃家乡咸鸭蛋,但每天只吃半只。然而秉性方正、品质高尚。咸丰皇帝多次召对,十分赞赏和敬重刘熙载的品性,曾亲书“龙”字、“福”字赐与。一次召对后,御书“性静情逸”的匾额赐给他。这块匾制作了两块,一块悬故居古桐书屋,一块悬邑中四牌楼上。
“性静情逸”的坊匾在十年浩劫中不幸被毁,后于1990年由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仿咸丰御笔亲书重立。刘炳森先生题字时54岁,乃北京故宫博物院专职书法家、中国书协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7 09:55
目录
概述
刘熙载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