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的回信激励着她》是著名报告文学作家
刘文韬的代表作品之一,记录的是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
刘贵芳助人为乐,受到
李克强总理回信激励的先进事迹。
作者简介
刘文韬,著名作家。
作品
总理的回信激励着她
1
刘贵芳同志:
来信收到了。得知你积极筹钱建起公益性养老院,为五保户、特困老人等提供养老、医疗、保健服务,深为你的义举和爱心感动。
老有所医、老有所养关系千家万户,牵动着全社会的心。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为群众提供住得起、住得好的养老院,是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这项事业,符合国情,前景广阔,政府会给予积极支持。希望你创办的养老院,在医养结合以及公益、商业、政府扶持相融合方面走出新路,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为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
请代向老人们问好,祝他们健康长寿。
李克强
2015.11.17
2
刘贵芳,女,汉族,1969年10月生于河北省邯郸市
广平县南阳堡镇南阳堡村,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2017年7月24日被评为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
据《人民日报》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刘贵芳把病人当亲人,把村里的孤寡老人、留守老人当爹娘,带给他们儿女般的贴心照料;她心怀大爱,开办医养结合养老院;她的爱跨越地域、民族界限,不远千里救助瑶族女村医,从医30多年来,用实际行动阐释了一个乡村女医生的大爱。
刘贵芳所在的南阳堡村,拥有3600多人口,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500位。按时为他们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作为乡村医生的刘贵芳时刻把每位老人的健康挂在心上。由于近些年村里的留守老人越来越多,老人缺乏照应问题比较突出,生病时尤为如此。村里75岁的留守老人孙西林,儿子外出打工,家里就剩下她和老伴,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为方便老人就医,刘贵芳总是主动上门打针送药,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随叫随到,悉心照料。孙西林说:“拿起手机,最熟悉的号码就是贵芳的手机号,这个号码24小时为全村开机,不管生病也好,需要做点家务也好,儿女能做的,
刘贵芳都能做。”
3
南阳堡村人口居住分散,青壮年外出打工较多,这导致卫生防疫工作难干难管。为了使计划免疫不漏人、不漏户,刘贵芳利用休息时间逐户走访,在全县率先建起了留守儿童卫生防疫档案。预防接种时,她挨家挨户发放预约通知单,对漏种儿童随时了解去向,及时通知进行补种。多年来,全村儿童“五苗”接种率达98%以上。针对孕产妇不方便定期体检的问题,刘贵芳自费购买了体检设备,主动承担起了免费体检服务,孕产妇B超全免费检查,全村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到100%。
2013年初,刘贵芳看到村里的孤寡老人一方面无人照顾,另一方面也存在看病难、缺乏医疗保障的情况,她就想:如果能给老人们建个“家”,把他们集中起来照顾,该有多好。一所医养结合模式养老院,依托乡镇医疗机构,以健康管理为中心,医疗、养老相结合,让更多的孤寡老人、慢性病老人、空巢老人免费入住,让医生和护士照料老人们的生活起居。
4
刘贵芳青年时嫁入南阳堡村孙姓医生世家,并跟随公公学医行医,秉承医德,为村民拿药治病,登门问诊,走遍寻常巷陌,乡间邻里。她尽可能使用小处方,让病人少花钱快康复。不管谁,带钱不带钱的,一律先给看病。病人拿药走人,她从不张口催促药款。这些年算起来,共搭进去10多万元。在行医过程中,她尤其为那些空巢老人晚年无人照顾、就医非常不便的境遇而触发一次次的怜悯之心。
让刘贵芳坚决完成一桩心愿的故事,接着就发生了。
从北京回到家后,有一天,70岁的父亲因突发心梗而摔倒在地上,幸好家中有弟弟刚从外地打工回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遂把父亲立即送往医院治疗,但最终也没能挽留住父亲的生命!在悲痛欲绝的同时,刘贵芳冷静地思考农民的医疗和养老问题,这,也是她早些时候和从北京归来压在心里的一块沉重的石头——创办医养结合的养老院迫在眉睫!
在为父亲办完丧事的两个月后,刘贵芳对丈夫说了一句话:“志宇,咱这个养老院必须动手建了!”
5
刘贵芳早就相中了镇卫生院这块“风水宝地”。
刘贵芳对丈夫、南阳堡镇卫生院院长
孙志宇说:“咱南阳堡村有3600多口人,60岁以上的老人有近500位,其中还有部分生活不能自理。镇里的养老院又只收有自理能力的老人,设施简陋,功能单一,仅能提供简单的生活照看,难以满足残障、慢性病、易复发病老人对医疗、护理、康复的需求。能不能在卫生院旁边,腾出一块地方来,建个养老院,把不能自理的老人也照顾到?”
孙志宇一听,高兴极了。
原来,南阳堡镇卫生院就建在南阳堡村村头,村民平常除去刘贵芳开办的诊所就医外,还有一家小型诊所可去。这两个诊所,仅能为人们治疗头疼脑热的小病。村民如果病情稍重,才到南阳堡镇卫生院就医;遇到重大疾病,大都去市内重点医院。近年来,该镇卫生院就诊量逐渐减少,三分之二的医疗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如果刘贵芳把养老院建在镇卫生院旁边,不但能为老人提供方便的就医保障,卫生院的医疗资源也可得到充分利用。
鼓励社会力量兴建养老院是国家的方针政策。刘贵芳建立公益性养老院的事立即得到了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养老院的地址就确定在镇卫生院的后面。
但令刘贵芳最棘手的是,创建养老院所需100多万元的资金从哪里来?
在家人的支持下,刘贵芳掏出了几年来辛辛苦苦攒下的10万元家底,并从农村信用社贷了40万元。除此之外,后续50多万元的资金还无着落,她着实为难了!
刘贵芳,这个从不与人红脸吵架的村医,与儿媳“闹掰”了——她卖掉了儿子的车子和在县城结婚的房子,确保了养老院建设的费用。
2014年7月1日,在南阳堡镇卫生院的后院,一座公益性的养老院最终建成了!这一天,村里的5位老人搬进了新“家”,随后,30多名老人相继入住。
6
养老院一楼是五保区,五保户养老费用由民政部门全额补贴。
二楼是特困区,主要采取民政部门补贴的形式运营,特困老人中的低保户由县民政局每人每月提供不低于100元的补贴,剩余的资金缺口由养老院支付;其他入住老人按照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缴纳费用。
三楼是托老区,主要接纳社会上条件较好的老人入住,养老费用由养老院按相关规定,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和自理情况收取。
对于老人而言,满足他们的衣食住行还不够,由于身体机能的逐渐减退,老人更需要好的医疗做保障,在这个养老院,老人们不出院门,就可以到镇卫生院看病拿药。
70岁的李光明老人在养老院住有一年多了,每月缴纳500元费用。10月的一天,老人
脑血管病发作,刘贵芳马上把他送到了对面的镇卫生院住院治疗。在卫生院,他的病情得到缓解,一个月后,顺利出院,又回到了养老院。刘贵芳算了一笔账:李光明老人在住院期间看病所花销的2000元医疗费,除去农合报销85%外,剩下的15%即300元医药费,全部由养老院拿出,这300元药费,就是老人在养老院的住宿费。由于卫生院与养老院仅“一步之遥”,老人住院期间每天的用餐,仍由养老院提供。
7
养老院入住最高峰时达到80多位老人,也有外村、外县老人入住。像李光明这样的老人更乐意选择医养结合的这种养老模式。
看看今天,我们白发苍苍的父母;想想未来,我们也将青丝变白发。在这条亘古不变的规律中,老,并不可怕,因为有赡养,而让它变得温暖;病,也不可怕,因为有医者,而将它放逐。
农历九月初九,中国的重阳节,刘贵芳夫妇把老人们拉到邯郸市丛台公园散心。进城的路上,丈夫开玩笑地说:“贵芳,养老院也建成了,你不给总理汇报一下?”
不几日,一封从广平县发出的信,寄往北京。
2015年11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京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是深化医改、应对老龄化、增进亿万家庭福祉的惠民举措,也能带动大量就业。
来自顶层的声音像冬天里的一股暖流倾泻而下。
在南阳堡村,刘桂芳的丈夫孙志宇专门下载了此段视频资料,刘贵芳看后十分激动!
11月18日下午,总理的回信转送到了刘贵芳的手中。
捧着那封回信,刘贵芳热泪盈眶:“总理,您的信俺收到了!我们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和鼓励!会坚持走下去!”
在多年不懈的探索中,刘贵芳为社会“老有所医、老有所养”提出了一个疑问,即市场经济下,公益性的养老之路怎样走?尽管这个疑问,还没有最满意的答案,但相信这条路,必须有人站起来,摸着石头过河。
她的探索,恰好是社会养老的“温暖推手”,同时,也应该是总理回信的深切用意。
总理的回信,一直激励着刘贵芳敬业奉献,热爱家乡,从善如流,助人为乐。
来源:京津冀文化网2017.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