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谱,以多行谱表完整地显示一首多声部音乐作品的乐谱形式。总谱大致可分为大总谱、袖珍总谱、开列总谱等几个类别。近代大总谱的各组乐器,按照“木管乐器、
铜管乐器、打击乐器及弦乐器”的次序纵向排列,每组乐器再大致按照其应用的音域,自上而下进行细分。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总谱的排列法随着乐队编制的发展而逐渐演变。最初仅记主要乐器,按音高次序自上而下依次排列。1949年后乐队编制渐趋完备,其种类也日渐增多。
总谱以多行谱表完整地显示一首多声部音乐作品的乐谱形式。总谱中,各声部(不论器乐或人声)按照一定顺序,分组分行,排列在一起,乐谱左端以一垂直线将全部分谱相连,各行间按组划以统一的小节线,以便对乐曲各声部间的相互关系起到一目了然的作用。
近代大总谱的各组乐器,按下列次序纵向排列:木管乐器、
铜管乐器、打击乐器及弦乐器。每组乐器大致可按照应用的音域,自上而下再细分。如用声乐部分,传统的办法是将其独唱声部列于合唱谱的上方。声部的排列仍按照通常的次序排列:女高音、男高音、女低音及男低音。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总谱的排列法随着乐队编制的发展而逐渐演变。最初仅记主要乐器,按音高次序自上而下依次排列,例如清明谊(荣斋)传谱的《弦索十三套》、杨荫浏、曹安和编的《苏南吹打曲》等。1949年后乐队编制渐趋完备,形成吹、弹、拉、打,吹、弹、打、拉,吹、打、弹、拉 3种不同顺序的排列方法(每组乐器再按音高次序自上而下排列);其中以第2种排列法为常见。遇有独奏乐器或人声,则插在弹拔乐器组与拉弦乐器组之间。此外尚有吹打合奏、丝竹合奏及各种混合乐队的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