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学宫位于广东省
恩平市,始建于明朝成化十六年(1480年),为纪念春秋时代儒家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而建。是一座红墙绿瓦,单檐昌歇山顶,抬梁与穿梁混合结构的园林古建。恩平学宫从其创办到清末取消科举期间,共培育了600多人考取功名,在古代恩州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文化轨迹。
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知县陈圣煜学宫原址“卑狭”,难出人才,后将学宫迁建
鳌峰山下(今恩平一中内)。
1866年(同治五年)后,学宫颇具规模:后为崇圣殿,中为大成殿,大成殿两侧各有厢房三间,殿前为月台。月台两侧为两庑(竖碑厅),台前为戟门,门外为泮池,架以石桥,名为金水桥。
1962年,恩平华侨中学从江洲市迁来学宫建校,拆毁大成殿及左右建筑物,竖碑厅的碑石全毁。仅有明朝
陈献章写的《修恩平县儒学碑记》一部分被保存下来。
恩平学宫规模之庞大,在当时的建筑群中屈指可数。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建筑以大成殿和崇圣殿为主体,殿前为月台,左右为两庑,两庑左右为竖碑厅各一间,中间供奉孔子圣象。月台南侧是戟门,门左为名宦祠,祠左为文宦厅;门右为乡贤祠,祠右为武官厅;外为泮池、架以石拱桥;池前为文明门,再往前则是青云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