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洒海西
2010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情洒海西》是2010年12月18日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谯家怀、檀儒馨。
内容简介
该书从不同的年代和人生不同的侧面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现四川。重庆巴蜀儿女在福建这片赤土地上留下的创业历程,搏击风云,淡泊名利,敬业奉献的人生轨迹,全面细致地反映了四川。重庆巴蜀儿女为建设福建、献身福建无私奉献、奋力拼搏、勇于进取、不断开拓、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再现了广大四川。重庆巴蜀儿女为建设福建、献身福建的尘封的记忆,再现了广大四川。重庆巴蜀儿女与福建“同呼吸,共命运”的成长轨迹。
目录
序: 千古风流,看我巴蜀
走进“海风阁” ——访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硕士导师、著名国画艺术家魏传义
刘志萍和她的好来川 ——访政协泉州市鲤城区委员会委员、好来川(泉州)餐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萍
梦想比条件更重要——记漳州龙海市鼎晟钢铁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冯 军
奏响川菜火锅的优美乐章 ——访厦门李老六火锅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如兴
逐鹿市场竟风流——访拼牌集团总裁助理兼常务副总侯昌武
志在中集铸辉煌——记漳州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张 涛
艰辛困苦:激发他发愤进取 ——访泉州大日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守平
渝商汉子——访福建龙岩天山矿业公司采矿项目总经理谭小成
巴蜀鱼庄连锁企业背后的智慧女人——访福州市巴蜀鱼庄连锁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胜荣
任长忠:精心打造建筑精品的农民工——记重庆市首届“十佳农民工” 、南安市东星建筑有限公司水头分公司经理任长忠
川菜名店——好再来——访泉州好再来火锅城总经理张小林
食字路口的奇迹 ——访石狮市食字路口美食城董事长何 楷
打造天红的辉煌——访晋江世纪天红海鲜大酒楼董事长邱登华
诗人李吉华 ——福建省渝商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吉华
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事业——访南安市溪美英才芦荟商店总经理汤太财
转过弯,前面一片晴朗天 ——访泉州川闽建筑施工队项目经理唐中卫
打造大型企业餐饮管理的领头雁 ——访石狮市民祥餐饮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 镇
巴蜀儿女奇特创业之路——访泉州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明军
附录一:好来川,发展是不懈的追求
附录二:寻梦,撑一支长篙
附录三:著名品牌战略专家——侯昌武
附录四:唐守平:从平凡到卓越——访泉州市第二届创业精英、泉州绿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守平先生
附录五:打工文学天空 林文荣
附录六:守不住这片精神家园我心痛 陈佳裕 黄华荣
附录七:诚文化心 家怀天下人——记达州市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打工文学》、《打工诗刊》杂志主编谯家怀 云中鹰
作者简介
谯家怀
 谯家怀 : 男,四川达州人。幼时颇聪,长大愚钝。喜欢阅读、旅行、电影。1967年生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柏树镇国家AA级旅游景区、省级森林公园观音山下一个叫东岳(堰垭)村磴子坝一个贫困家庭。82年春夏,看着柏树镇上汹涌的人群,开始用心打量这个奇怪的世界。因为看不到意义和方向,觉得自己的未来像整个的了无虚度了,初二掇学。晃荡了几年后,结婚生子后迫于生计,走向离乡背井的打工生涯。扛过石头,挑过砖块,在近五十摄氏度的车间里搬运过一百多斤的冒着熏人热气的食品,品味了最底层民众的艰辛和无奈,开始阅读,思考人生和社会。仍然学不会迎逢拍马,学不会虚伪、冷漠,不安心工作,九五年在福建省晋江市青阳镇一个象山村的村庄创办了全国第一本民间刊物打工文学,闲时看书看碟,有精力的时候,就去为贫困的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1995年在福建省晋江市成立打工文学作者协会并担任首届会长,同年五月创办《打工文学》杂志,2000年创办《外来青年》杂志。2008年创办《打工诗刊》杂志并担任主编、主编有诗集《中国打工诗人》、《中国打工诗歌年鉴》、《打工文学丛书》文学丛书。曾担任巴蜀经济贸易促进会泉州委员会第一届副秘书长、第二届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第五、六、七届秘书长。《中国社会报》副刊《警世专刊》泉州工作站站长,2003年3月在福建泉州市成功举办了全国性“首届案与法研讨会”。《中国质量与品牌》杂志社福建办事处主任、福建记者站站长。
现担任中华巴蜀儿女联谊会驻大陆代表。首届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华巴蜀儿女》杂志主编。《社会法制》杂志执行主编。
出版报告文学集《情洒海西》--四川.重庆巴蜀儿女福建创业史(谯家怀、檀儒馨合著)。纪实文学《我在南方望故乡》(上、下集)。诗集《故乡是我的根》。
檀儒馨
檀儒磬:1970年出生。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省人。石狮市泰古斋主人。09年开始发表文字。《中华巴蜀儿女》杂志副主编、《打工诗刊》副主编。
诗作散见《中国社会报》、《打工文学》、《社会法制》、《打工诗刊》等多家官、民刊发表诗歌50余首。
作品入选《中国打工诗人》、《2009年度诗选》、《中国打工诗歌年鉴》诗集。
著有报告文学集《情洒海西》--四川.重庆巴蜀儿女福建创业史(檀儒馨、谯家怀合著),作家出版社出版。
2010年与打工文学倡导者谯家怀、杨云鹰创办民刊《新城市人》文学杂志。并担任《新城市人》文学杂志副主编。
千古风流,看我巴蜀
俗话说:“川人留川磨成牛,川人出川惊海内。”川人在巴蜀苦练内功后,一出招就能够惊鸿游龙,气动天下、技震八方。
千金一赋,文君当垆,乘驷马过高桥的是司马相如;雄文天下,洛阳纸贵的是杨雄;狂笑一声出门去,我辈不是蓬莱人的是三岁随父入川的诗仙李白。
在李白成长之地的江油,传说李白小时候眼睛大大的,性情高蹈。未出川时,好观奇书,喜弄长剑,颇有青城侠客风范。他二十岁时,曾跟随青城隐士赵蕤学习帝王学。二十五岁前就游历遍全巴蜀山川,尤喜青城、峨眉二山。二十五岁后出川,中国历史上最耀眼的文化之星便冉冉升空了。
继太白诗仙后,巴蜀按不住寂寞,一口气就诞生了一门父子三文豪,这就是苏氏三父子。《六国论》、《前后赤壁赋》和《墨竹论》文惊中华,珠呈文史。可以不客气地说: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册就是有他们才有了可以大书一笔的资本。三苏中尤以苏东坡为最杰出。这个曾说过:生不用封万户侯,亦不用识韩荆州,但愿守嘉州的黄州团练副使最终没有能在故乡为官,以至竟客死荒蛮之地海南岛。嘉州就是现在的是乐山。
巴蜀的宗教人士也是全国有名的,道教第三号人物陈传老祖就是巴蜀儿女。另外,早在汉武帝时,邛崃的方士就在长安横行无忌,深受喜神爱鬼的汉武帝宠爱。第一个看出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有帝皇之相的就是邛崃的袁天罡。
进入近代,巴蜀也是高人辈出,画坛向来有南千山、北傅杰的说法。其实是南风压过北风。南风张大千就是我们巴蜀儿女。他与东北少帅张学良的友谊可以算是我们巴蜀子弟同东北兄弟友谊的缩影。
上世纪初,追随民国之父孙中山到日本留学或是加入同盟会的巴蜀人就有127人之多,占全部会员960人的八分之一强。而其中的革命军中马前卒的邹容、炸弹大王俞培论以及尹昌衡、吴玉章、张群等不一而足。这些人是那127人中的典型,是我们巴蜀的骄傲。
共产党成立后,巴蜀又给党和国家输送了大量的将帅和高级领导骨干。新中国的十大元帅就有四个是我们巴蜀子弟: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陈毅、聂容臻、刘伯承。赵世炎还是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开改革开放新局面、创一带盛世的邓小平就是我们巴蜀大地出去的巴蜀的优秀儿女。是中国最伟大的政治家。他给我们留下的三卷雄文将指导一百年中国的走向。
伟人众多,凡人也很出彩。巴蜀人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全中华民族提供了一个相对安稳的大后方,滋养了一个民族的繁衍。川军甚至直接出兵百万之多,前线阵亡和负伤的就有近八十万人。
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巴蜀人走出三峡、迈过剑门,走向全国以至全世界,百万大军在一世界为蓝图的天下创造了一个个打工神话。千万、上亿的身家的富翁不断在那些过去只会“面朝黄土背向天”的农民里涌现。
这真是应了毛主席的话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后记
渴望一片晴朗的天
幸福之门对幸运者永远是敞开的,而对不幸者却常常是紧紧关闭的,尽管那些不幸者为叩开幸福之门,历尽了辛酸,流尽了眼泪……
我并不是一个常把不幸挂在嘴边的人,时不时打造出的一点幽默,加上几声不会装饰和谈不上高雅的笑声,也许会叫人觉得我很乐观,但那满脸的皱纹和早衰的容颜却掩饰不住我经历的苍桑……
泪水浸湿了我的童年,屈辱鞭打过我的少年,度过伤痕累累的青年,却又步入疲惫不堪的中年。我无耐地把这些统统称为天意,因为不管你是不是一个宿命论者,当你对自己的命运无可耐何而又无法作出解释时,一句“天意”不是最好的自慰吗?
善待社会,偿尽人间的酸甜苦辣
我从奶奶和父亲那里继承了助人为乐的天性,但助人为乐却让我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乘车让座是我从小保持的习惯,无论路途远近,无论疲劳与否,只要有老人、孕妇、抱孩子的妇女、病人或残疾人,我都会主动让座。
因为让座还受到过一次又一次不小的委屈。有一次,我乘车到爱人那里去,一名抱着孩子的妇女上车后找不到座位,我因自己没有座位,也只有爱莫能助。看到那名妇女抱着孩子吃力的样子,善心驱使我主动提出,帮她抱一会孩子。也许是现代社会已丧失信任的原因,那位妇女瞪了我一眼,冷冷地冲了我一句:“我让你抱干什么?”我碰了个钉子,但仍不死心,等有人下车时,考虑到那妇女抱着孩子不方便,便抢了个座位让给她,谁知她看都没看我一眼,便一屁股坐了下来,等到中途下车时,却把座位让给了别人。尽管那天天气很热,但我的心却一片冰凉。我就这样在心灵的严寒里站了一百多里路。
扶贫济困是我一贯的做法。我记不住我帮助了多少人,但有几笔较大数目的资助,我还是有印象的:为了资助家乡失学儿童,我自费创建的“感恩巴蜀网” 帮助故乡失学儿童73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为帮助家乡来此打工的一对夫妇,我曾一次性“资助”给他们400元钱;为解决打工文学爱好者无文学创作园地发表作品,经济大潮冲击文化领域,打工者们普遍文化素质低下造成“打工文学” 的沙漠化,我自费创办了《打工文学》、《外来青年》、《打工诗刊》,并于2008年为打工文学爱好者结集出版《中国打工诗人》诗集!
因为太相信别人,我曾多次受骗。有一次被来自江苏的一个骗子一下了骗去了900元。就连那对家乡来此打工的夫妇,如果不是那天我回家拿材料碰见了,我“资助”他们的恐怕已不是400元,而是1000元了。
那对夫妇和我住邻居,因厂里效益不好,经常放假。由于经济拮据和无事可做,他们时常打架。我看他们挺可怜的,有时给他们送点油,有时把家里因来客人才舍得买的一点鱼肉分给他们一些。我看这样接济也不是办法,就主动拿出自己积蓄几年的1000元钱借给他们,让他们在街上做点小生意,还帮他们到工商所疏通关系,安排好经营摊位,并请求工商所暂缓收他们的管理费。谁知他们拿到我的钱后,第二天,就趁我上班时悄悄地搬家准备逃走。幸好我回家拿资料碰上了,他们便撒了个谎,还了我600元,打了400元的欠条搬走了。
见义勇为给我的回报,也许更让人心酸。
早在少年时代,我就曾把因玩水而滑入水中的同学从水中一起救了上来。
在我上四年级时,一个同学因刚学游泳,游到河心时体力不支,出现危险,许多小伙伴都吓呆了,是我勇敢地游到河心把他救了上来。然而就是这位同学,后来因几句拌嘴,好多年不理我,也许怪那时年龄太小的原故吧。
97年,我在石狮的房东因喝酒太多不省人事,几家房客怕连累自己都不敢问。当时,我的孩子正生病,妻子非常着急,催着我抓紧去给孩子看病。可是我仍以救人要紧为由,让妻子等等。先是从自家冲了一杯蜂蜜水让人给房东喝,接着又匆忙赶到中药店,自己掏钱买来解酒药,亲自给他煎好,让他服过,这才和妻子一起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可就是这位房东,三个月内房租连涨了我两次,翻了一翻。也许是因为当时他不省人事,不知是我救了他的缘故吧。
因为我喜欢看书和写作,懂得一点法律知识,常无偿帮助乡友写各种法律文书,甚至还从经济上去资助一些打不起官司的乡友。可是我的善举,也给自己带来数不清的麻烦。宝贵的时间被占用不说,个别被我无偿帮助过打官司的人,却抓住我好说话爱行善的“弱点”,常来麻烦我,甚至强逼我给他们借钱,不然就不走。有一次,一个被我帮助过的人让我帮他借钱,赖在我家里不走,没办法,我只好从朋友那里借了300元钱给他,才算把这人打发走。更多的事,当他们把赔偿款拿到手后就永远消失了,连一个电话都不打,更别说“谢谢” 了。
从没想过当官,也自觉不是当官的料的我,居然在接近不惑之年被恩赐了一顶乌纱帽--中华巴蜀儿女联谊会和巴蜀经济贸易促进(同乡)会秘书长(民间自封的)。为了不辜负秘书长这顶自封的乌纱帽,我可谓是尽职尽责,虽谈不上有什么政绩,但不惜余力为乡友调解纠纷、协调关系和不摆架子的实干精神还是众人皆知的:社会上,有我骑自行车到政府部门和工厂办事不让进门的笑谈;乡间里,有我骑着破自行车在雨天里,有我扛自行车挨雨淋的狼狈;小路上,有我因自行车跑气,推着自行车行走的无耐;乡友家里,有我与乡友面对面交谈的笑声……辛勤的付出,虽然没能改变一些狂傲之人对我的轻谩,但却赢来了在泉州巴蜀儿女的尊称,一个一个“谯老爷”把我叫得欢。
面对厄运,欲说战胜不容易
人们常说:善有善报。但这句话对我来说似乎不再适用。
而立之年才结婚的我,独的一人在异乡打工,却又夫妻两地分居。
雪上加霜的是,2003年下半年,我父亲就患了食道癌晚期。
作为儿子,为了父亲我可谓是尽了孝道。为了医治好父亲,我和妻子先后跑遍宣汉、达州所有的大医院,后来我又送父亲到省城成都华西医院。然而医院的结论莫衷一是,有三位医生说是食道癌晚期,一位医生说是食道发炎,另外还有医生说是缺钙、先天性营养不良等,甚至连贫血、内分泌失调都有说法。令人头疼的是,每个医生的结论不管正确与否,你都必须按医生的要求全面检查一遍,花钱还不必说,把父亲可给折腾苦了。尤其可气的是,我从省城某位自称资深的专家那里花了近万元拿来的药,不仅没有一点效果,还差点把父亲送上西天。
不能再这样任医生折腾了。为了少受医生的折腾,也为了少花冤枉钱,我找来相关书籍自己查看,然后再结合医生的诊断进行综合分析。并最终选择达州一个老医生为父亲做治疗,也许上帝被我的孝心所感动,父亲的情况一天一天好转,曾被医生说最多只活三个月的父亲,竟然从2003年活到2009年。
在我父亲生病这几年里,特别要感谢的是中华巴蜀儿女联谊会和巴蜀经济贸易促进(同乡)会的会员和乡友给予我无私的的关心和帮助!特别是政协泉州市鲤城区委员会委员 、泉州市首届“十佳外来青年创业精英”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中华巴蜀儿女联谊会首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首届执行委员会执行会长、泉州巴蜀经济贸易促进(同乡)会第七届理事长(代) 、泉州市好来川餐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刘志萍女士;第二届泉州市“外来青年创业精英” 获得者 、中华巴蜀儿女联谊会首届执行委员会委员、首届执行委员会执行会长、泉州巴蜀经济贸易促进(同乡)会第七届监事长、泉州大日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泉州绿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守平先生;中华巴蜀儿女联谊会副会长 、泉州巴蜀经济贸易促进(同乡)会第七届副监事长、泉州巴蜀经济贸易促进(同乡)会第八届副理事长 、泉州好再来火锅城总经理张小林总经理张小林先生,等等不一一列谢!
是他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最无私的邦助!
从2003年活到2009年我从福建到四川,又从四川到福建,来回行走在工作与家的路上。
现在有时想起来,都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
苦苦追求,打捞一网辛酸梦
人生的不幸、社会的不公并没影响我对事业的追求。
然而说实在的,我并非是一个生来就有大志的人。
儿时最高的梦想只不过是能在炎热的夏天喝上一杯凉凉的糖精水,或中午能在树荫下睡上一个难得的午觉。
少年时,难得有书看的我,偶然借读了一本同学的《故事会》,受其影响,我的梦想从此有了质的飞跃,那就是长大从事我的工作。
由于家庭贫困,初二便掇学在家,对于读高中考大学我已心如死灰,从此便放弃了大学梦,做起了一个新的梦——那就是至今仍有余光的作家梦。
我之所以会做起作家梦,还是缘于我中学时的作文曾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
从学校回到家里后,我觉得无脸见人,除了下地干活外,有空就躲在家里爬格子。我那时是非常勤奋的,常常写到深夜,写好后,拣好的就偷偷地寄出去。我等啊等啊,仅仅等来了唯一的一篇退稿信。
正当我的作家梦在失望的打击下摇摇欲坠时,实在忍受不了我“不务正业、胡写乱画”的父亲,为了让我不再“不务正业” ,拜托媒婆到处给我张罗给我说媒,想让妻子来栓住我的心。
结婚后,我着实安分了一阵子,可是却因我与妻子结婚时未办理结婚证(当时我的故乡基本上不办理结婚证) 。我的第一个孩子的出生就成了非法生育。无钱缴交非法生罚款 ,无奈远走他乡,过上漂泊的日子……
于是,在晋江打工的日子,我利用业余时间,又继续编织自己的作家梦,报考了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自学考试。并相约几个年轻的文学爱好者聚在了晋江青阳一间简陋的宿舍里。创办一个属于打工者的内部刊物——《打工文学》。
为了筹集办刊经费,他们首先写信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一封封真诚恳切的求助信从我手中发出去,一封封劝告阻挡的信件却飞到了我手中。我来打工挣钱的啊!然而风雨并不能阻挡奋飞的翅膀。我看着桌上的姗姗来迟的为数极少的几百块钱,狠了狠心,把刚领回来的薄薄的工资偷偷的取出几张凑在一起,勉强凑足了一期的印刷费。
家里人完全无法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他们觉得把钱和精力投入到一本没有半点实用价值的小册子里,显然是荒唐和难以接受的。家里人甚至以要回老家威胁这群打工文学爱好者们。厂里的老板们亦无法接受我的举动,在老板的眼里,这是不务正业的表现,老板们甚至在思考着是否解聘他们。不仅仅是办刊经费,社会压力同样的沉重的。
然而结果未产生之前我毫无理由退怯,因为我已为这个过程付出太多,因为“打工文化”的沙漠依旧是那么的令人疾首。
整整一年了,一九九六年的五月,当我把一本薄薄的《打工文学》小杂志摆在人们面前时,天空是一片亮丽。看到《打工文学》的打工者激动万分,就像当年背着布包来泉州打工一样。他们需要物资生活,他们也同样渴望文化生活,而今天,《打工文学》给他们带来了。
出于对文字的热爱,出于对广大打工阶层的兄弟姐妹文化生活的关爱,一直坚持不懈地跋涉在打工文学的路上。谁又有什么理由怀疑一个为了生活四处奔波,为了打工文学奔走呐喊的打工兄弟?
在家乡遭遇地震震灾的时候,在亲人遇难的时候,我仍然在路上,家人不理解,骂他没良心。可有谁知道,一个男人的眼泪,流进肚子里的眼泪有几多?我在泉州组织赈灾——“百余名在泉巴蜀儿女再捐8万多元”。并多次奔波企业之旬,先后为灾区组织赈灾46.36万元。
人,大都以为文字沾到“钱”字就变味了。可朋友们想过没有,我们首先是一个人,一个自然的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一个人,为人儿女,为人妻为人夫,为人父母,我们首先要打工,要养家糊口,不是吗?然后我们才能做人!
就是这时候,在朋友的推荐和同事们的劝说下,我稀里糊涂地进了中央一家大型媒体驻石狮记者站。天生的拙嘴笨舌和不善交际注定我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但打打杂、搞点文字工作我还行,对在记者站工作的人来说,这已经很不错了,简直可以称为是记者站里的骨干。
业余时间,我一边自学,一边随心情写一点东西,但大多都是一些爱情诗,偶尔也写一些杂感。写好后,捡好的,就去投稿,从此走向与文字打交道的工作。
媒体工作往往比任何工作都会勾心斗角,事业的不顺,使我莫名其妙的愤世嫉俗,我渴望改革社会,渴望出人头地。
所幸的是经过多年的苦苦挣扎,度过许多灾难的我,已不再怨天尤人。 梦,就这样一个一个破灭啦!破灭的是梦,而被破灭揉碎的,是那颗滴血的心……
经过心理调整,我现在已经度过心理上的沼泽,学会了笑对人生。
我是一个锲而不舍的人,但并非是一个固执的人。对于那些意义不大的建议,只要我意识到后,我会毫不犹豫地放弃,但对于那些我认为正确的建议,我会顽强地坚持到底。
“人微言轻啊!”面对社会的不理不睬,我只有发出这样的感叹来聊以自慰。
除了写一些散文外,有时我还写诗,创作点故事,但那已只是作家梦余光的闪现,主编有诗集《中国打工诗人》、《中国打工诗歌年鉴》、《打工文学丛书》文学丛书。曾担任巴蜀经济贸易促进会泉州委员会第一届副秘书长、第二届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第五、六、七届秘书长。担任过《中国社会报》副刊《警世专刊》泉州工作站站长,2003年3月在福建泉州市成功举办了全国性“首届案与法研讨会”。《中国质量与品牌》杂志社福建办事处主任、福建记者站站长。并担任中华巴蜀儿女联谊会驻大陆代表。首届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华巴蜀儿女》杂志主编。《社会法制》杂志执行主编。
占用我时间最多的应该说还是我所从事中华巴蜀儿女联谊会和巴蜀经济贸易促进(同乡)会秘书长工作,竭力为乡友服务。
今天,有幸将我这十几年撰写的报告文学整理成集《情洒海西--四川.重庆巴蜀儿女福建创业史》,算是对我人生的一个检验。为了保持巴蜀儿女创业事迹的真实性,我并未对文章采写年代的文章做太大的修改,我选择了保持。因为,历史是真实的,每一个人创业之初的创业之路应该保留下来,让我们和创业者都有更多的记忆。
前面的路,也许依然布满荆棘,我想我不再会沉睡在旧梦里,因为理想已深深扎根在我的每一个细胞里。
但我执着地认为:作为一文学爱好者,绝不能因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而息灭自己的智慧的火花,否则那就可能对不起社会,对不起自己!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1 19:16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