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周惕
清代学者、诗文家
惠周惕,清代学者、诗文家。原名恕,字元龙,又字砚溪(或作研溪),号红豆主人,吴县人。
人物生平
少年时,受业于乡贤、著名学者徐枋汪琬。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儒”科,因母亲亡故,丁忧在家,不能参加考试。康熙三十年进士及第,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任密云县知县。在密云很有政绩。卒于任上。周惕对于“经学”十分精深。著有《易传》《春秋问》《三礼问》《诗说》等。有清一代二百余年,讲授汉儒的,首推东吴惠氏。而惠氏三代传经,惕为创始人。亦工诗古文辞,其“诗格每兼唐宋,然皆自出新意,风神转佳”(《国朝诗别裁集》)。“朴学工诗,殆罕其匹”(《晚晴簃诗汇》)。著有《研溪先生全集》。
亲属成员
父亲:惠有声,以九经教授乡里,与徐枋善。
儿子:惠士奇,清经学家。字天牧,一字仲孺,晚号半农,人称红豆先生。
孙子:惠栋,清代汉学家、汉学中吴派(苏州学派)的代表人物。字定宇,号松崖,学者称小红豆先生。
史料记载
惠周惕,字元龙,原名恕,吴县人。父有声,以九经教授乡里,与徐枋善。周惕少从枋游,又曾受业于汪琬。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儒科,丁忧,不与试。三十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密云县知县,有善政,卒於官。
周惕邃於经学,为文章有榘度,著有《易传》《春秋三礼问》及《砚溪诗文集》。其《诗说》二卷,谓大、小雅以音别,不以政别。谓正雅、变雅美刺错陈,不必分六月以上为正、六月以下为变;文王以下为正、民劳以下为变。谓《二南》二十六篇,皆房中之乐,不必泥其所指何人。谓天子诸侯均得有颂,《鲁颂》非僭,其言并有依据。清二百馀年谈汉儒之学者,必以东吴惠氏为首。惠氏三世传经,周惕其创始者也。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17 16:1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亲属成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