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怀杰
陕西子洲人专业摄影师
惠怀杰,男,1954年出生,陕西子洲人,专业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
人物简介
惠怀杰20多年来关注拍摄黄土高原,采用航拍等多种方式,着力表现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独特的苦涩美和悲壮美以及黄土地人们被大自然用苦难磨练出的坚强意志和旺盛的生命张力。多幅作品在全国摄影艺术展、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上入选、获奖。出版个人作品集《黄河壶口瀑布》等。2008年获中国摄协“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称号。
主要作品
他父亲十几岁的时候,陕北开始闹红,父亲便跑出来闹红闹革命。在各种表格的祖籍一栏里,惠怀杰永远填写着陕北两个字。惠怀杰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在中国北京、西安、中国台湾地区、日本、法国、美国、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举办20余次个展,出版《审美与文化》论文集、《黄河壶口》、《黄河风光》、《黄土苍天》、《黄河壶口瀑布》、《中国西部黄土高原》等画册。
个人经历
创作
1999年6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黄河壶口发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号召,西部大开发正式拉开帷幕。中国著名摄影家惠怀杰以职业的敏感,更以黄河儿女的情怀,自1999年7月始至2002年初,历时3年,纵横黄河流域3万多公里行程,从地面和空中拍摄黄河全流域,最直接客观地记录、展现自西部开发以来黄河的全貌。由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政协人资委、国家环保总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惠怀杰《关护母亲河》大型摄影艺术展,曾在北京革命博物馆隆重举行,开幕式上将组织交响乐团演奏《黄河大合唱》交响乐章。首展后进行国外巡回展,在维也纳、巴黎、东京、汉城等地展示,还将在上海、深圳、昆明及黄河流域9省、自治区、市巡回展出。展览活动展出的100幅摄影作品均出自惠怀杰之手。不难想象在大型画面与声响的交响中交织出的黄河之神秘、雄奇与壮美,悬流喷壁泻瑶琼,卷作千雷震地声,真的可以惊天地、泣鬼神!
代表
曾有评论家将中国风光摄影家分为意境派和写实派,意境派代表人物是早期的王苗和陈长芬,偏重于诗意,而陈复礼郎静山偏重画意;写实派又细分为写实派和新写实派,前者以朱宪民和李元为代表,而惠怀杰正是后者的代表人物之一。
惠怀杰此前已办过三次摄影展:黄土地系列《陕北行》《黄土苍天》和黄河系列《中国壶口瀑布》,毛主席纪念堂和人民大会堂均收藏他的巨幅壶口瀑布作品。1996年5月出版摄影集《壶口瀑布》,摄影集《黄土苍天》也相继在1997年5月出版。
成就
精神风范
江泽民1999年6月18日莅临陕北考察后对惠怀杰的作品甚为满意,欣然题写“黄河壶口瀑布”几个大字,并在其作品上签名。原陕西省省长程安东索看了惠怀杰为江总书记在壶口旁拍摄的照片后说,作品不仅能抓住自然的神韵,而且能抓住领袖人物的精神风范,使气势磅礴的瀑布与总书记指点江山的气度风貌有机结合,因而取得了成功。
成功决非偶然。惠怀杰1980年起已开始专事摄影创作。1990年起便正式把焦点对准黄河壶口。某一天,他透过明亮的窗户看着远处,虽然隔得好远,看见的依然是他牵挂的瀑布景观,仿佛看到黄河浊浪滔天,仿佛听到黄河声震十里;他定定地望着窗外出神,猛地冒出一句:“到壶口去吧!”起初,朋友们以为他是走了神或是开个玩笑,没想到他说干就干,立刻收拾摄影器具,背上包,动身前去壶口,不管老天下雨或下雪,也不管阴晴晦明。
当他站在瀑布最险要的岩石拍摄时,脚下尽是滑得要命的冰漏子,吓得朋友们连喊都不敢朝他喊一声。后来朋友们认定,他一定要有一双脚底撑得住的防滑鞋,这还不够,得买一条结实的长绳子,将车开到岸边,然后将绳子一头拴在越野车上,另一头拴在惠怀杰的腰上,但是惠怀杰不同意。
朋友道:别人是玩摄影,你惠怀杰是在玩命!玩命就玩命吧。为了航拍壶口,他竟把自己吊在半空中。
每次他到了壶口就会有一种大激动,一种大感动,但回来之后是一种大失望:因为他总是感到自己抓不住壶口的要害。他心有不甘。在三四年的时间里,他20余次来到壶口,用心灵感悟壶口。到现在他还是感到壶口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召唤着他。
荣誉
他曾经租了一架飞机在陕北大地上飞了12个小时。这12个小时在壶口的飞行,使他对壶口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黄土高原本身从高处看像一个雄伟的男人,山山峁峁像人的动脉,人的骨骼,隆起的肌肉。然而当他飞到晋峡大峡谷上方,看到底下那条黄河时,感到很震惊:从空中看,它像一个温顺的女子,躺在一个非常雄壮的男人的身边。讶异中,他对黄土高原,对陕北又产生了新的认识。乳黄色的大河,涌流在秦晋间的大峡谷,奋发向前,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他感觉到壶口作为黄河最精彩的一部分,应该能振奋人们,让人们奋发向上!
每次去壶口路过黄陵县,他都要登上桥山,在黄陵前燃上一炷香,祭祀自己的父亲,然后朝圣般地走近壶口,倾听黄河的声音。
创作风格
陕北有开天辟地的盘古氏,有人文初祖的轩辕帝,是大禹治水的始足地。为了对陕北的认识更上层楼,自1993年以来,他与一批同仁专事陕北历史文化的开掘,编纂出版大型系列丛书《陕北历史文化库》,陕北历史卷、陕北民俗卷、陕北艺术卷、陕北景观卷、陕北人文卷、陕北经济卷,6大卷洋洋千万言,系统梳理了陕北的历史文化,为创作作了充分的积淀。 当他突破民俗、肖像摄影局外人猎奇性的窠臼时,作品显得大器、厚重、内敛、顽韧。同行也被他的作品震撼了:其中那种无法回避的真,揪人心痛;而作品中那使人泪下的善更叫人痴迷留恋、回味再三。观赏他的作品,总令人想到稼轩、东坡词笔,壮怀激烈,撼人魂魄。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翟泰丰如此评价他的黄河系列摄影展:“三四十年代有一群优秀的中华儿女在黄河边,谱写了一曲《黄河大合唱》,振奋了一代人。惠怀杰的这组照片奏响了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又一曲新的黄河大合唱,它让我们的心情不能平静下来。”
惠怀杰不以艺术家自居,认为自己只是在尽一个黄土地子孙的责任。他立志要把自己对这块土地的感觉,努力传达给更多的人们。因而你难得听到他谈摄影的角度、焦聚、用光、调色和背景、衬托对比、层次之类的技术、技巧问题,倒是对养育他的这方水土这方人谈得很多很多:
“我不喜欢的题材我决不去碰它,我不了解的语言、文字决不去看它。我还有个观点,那就是你首先必须了解这个地方的人,才能去了解这个地方的风光,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延安的小米饭、南瓜汤,黄天厚土、父老乡亲……黄河的一切,总是令他魂牵梦萦。因而当总书记发出那个伟大号召之时,作为黄河之子的他,迅速反应全力以赴也就顺理成章了。
黄河上游高原地区严重缺氧,有沼泽,有暴风雪,天气变化无常,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有时刚穿上衬衫,来暴风雪了又得穿上羽绒服。一切的一切对他来说,可谓司空见惯。“很快又会蓝天白云。”他说。
“到底黄河是母亲河,还是像有人所称的害河?我要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照相机实实在在地拍出来,让大家去评说、让观众去判断。这次拍摄我很感慨:黄河非常壮观,但是,它没水或泛滥的时候,也危害宁夏、河南、山东等地,给下游带来许多麻烦,而青海、甘肃等上游地区有水,却绿不起来。但是我觉得,黄河仍是大有希望的,源头是绿的,水是清的。只要我们给它切切实实的保护、关爱,黄河仍是给我们希望的母亲河。”
作品评价
一个角度看大地,宏观之处见精神。身陷生活之中,纷扰的世俗场景有其亲密醇厚的美感。超越生活之上,宏大的宇宙视野拓展着视觉与心灵的空间。惠怀杰作为摄影师,着力于展现山川形胜、富有气势;专注于自然造化,捕捉节奏韵律。寄情于大地,舒展于胸怀。他30多次飞越黄土高原的上空,拍摄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将壮观、变幻、多姿的美景与众人分享。
人物评价
惠怀杰祖籍陕西子洲。这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 怀杰的父亲也是一名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就投身于时代洪流之中的老干部。怀杰虽然出生在江苏徐州,但在童年时,即回到享有“革命圣地”之誉的延安城,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延水甜,小米香,延安的生活给这位青年摄影家的人生旅程打下了深深的印记。就是在延安,怀杰开始踏上了自己艰辛而坎坷的摄影之路。小树一天天长高,小鸟一天天长大,羽翼丰满的他飞出了自己的家门,去探索山外的世界。精彩纷呈的大千世界,纷繁喧嚣的都市生活,丰富了他的阅历,磨砺了他的性格,也增长了他的才干和技能。但蓦然回首,他却感到一种不可言状的失落。于是,他把关注的目光深情地投向了陕北高原。他的生命之根在这里,他的艺术创作之源也在这里,这是一方最能激发自己创作灵性的沃土。他把自己摄影艺术创作的重心投向了陕北,用最直观、最直接,而又最具有真实感染力的“瞬间永恒”的方式,去展示陕北的神奇魅力,去揭示陕北的文化底蕴,去诠释陕北的历史之谜。于是,十多年来,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雪飘雨骤,怀杰在陕北的山山洼洼,沟沟岔岔间奔波着,力图从全新的角度,向人们展示陕北的醇厚辉煌与阳刚之美。不懈的努力,无悔的追求,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当面对着怀杰陕北题材的摄影作品,总感到有一种生命之力的张扬与勃发。陕北生存环境的苦涩窘迫,与这块土地上的主人们对生活的热情追求,看似矛盾却又有机地统一起来。崖畔间废弃的窑洞,像一双双瞪大了的眼睛,注视着纷纷攘攘的红尘世界。沙海中的毛头柳,像刺破青天的利剑,孕育着黄土地明天的希冀与期望。扎根于岩缝间的藤蔓,则顽强地显露出生命的倔强与活力。从高空鸟瞰那重叠的山峦,像等高线一样十分壮观的梯田,更显现出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拼搏与艰辛。
当面对着怀杰陕北题材的摄影作品,总像在捧读一本本厚重的历史教科书,感到一种文化底蕴的丰厚和历史的凝重。熄灭了狼烟的烽燧,孤零零地矗立在天地间,一弯清冷的残月镶嵌在无边的天际。橙红色的土地,与湖蓝色的天宇,给人一种冷峻与坚毅之感。而当我凝视那被风风雨雨剥蚀成千沟万壑的陕北高原,那冰封的海子,一望无垠,天际绽现出一抹红色的霞光时,又仿佛看到了陕北人民艰难而坎坷的求生存、求解放的奋斗历程。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2 09:33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主要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