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乾隆皇帝亲笔书写的“惠我南黎”御书的来历,相山地区流行一种传说:在乾隆年间,经由相山西北流向相山东南的濉水,因河床年久淤塞,每逢雨季泛滥成灾。安徽巡抚高晋奉命前来勘河修治。当他来到濉溪之后,又顺便到了相山的显通寺,看到庙宇由两山环抱,古木参天,风景秀丽,但寺庙破残不堪。于是,这个巡抚高晋就把治河的主要使命丢在脑后,而向乾隆上书修寺,美其名以求神明护佑百姓免于水灾。乾隆阅罢高晋的奏章,就命高晋除修缮寺庙外,另建一条十八里蔽日长廊。高晋贪赃枉法,把修治濉河的金银肥了自己的腰包,只草草修理了寺庙却没有遵旨建造长廊。 哪知后来,乾隆下江南巡视,路经彭城(今徐州市),设行宫于云龙山下,忽然想起要到相山十八里遮天蔽日的长廊来观赏风景,便令高晋陪同御驾亲往相山览胜。高晋接旨吓得魂不附体。他暗想,乾隆皇帝一旦前来,发现并没有遵旨建造长廊,这欺君之罪,定要杀头的,他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生死关头,他谎奏道:“相山‘穷山恶水出刁民’,龙驾不宜前往。”高晋为保自己的性命,竟把山清水秀的相山和这里的穷苦百姓诬为“穷山恶水”和“刁民”。乾隆是个胆小鬼,果真不敢到相山。但他为了收买人心,安抚这里的百姓要安分守己,故御笔亲书了“惠我南黎”四个大字赐予相山庙。这是民间故事,不是历史。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春,黄河泛滥,山东、河南、安徽之间广大地区一片汪洋。是年乾隆南巡江浙,沿途亲睹这些地方灾情,回朝后,便命吏部侍郎裘曰修会同山东 河南
安徽巡抚进行治理。裘侍郎会同安徽巡抚高晋同赴宿州、灵璧、虹县(泗县)进行实地勘察。他们在徐溪口看到该城“宛在水中”,便命同行的凤阳知府项樟环城筑堤以资保护。并查明“濉河自徐溪口至符离集七十余里,沙淤平岸,河形全失;自符离集至霸王城一百数十里,俱间段淤塞”,于是便提出治理方案,绘图上报朝廷,经允准后于当年秋季开工治理,经一冬春,于翌年夏初竣工。冬春季施工时,天晴气暖,风雪不兴,民众情绪高昂,都感到这是相山神在暗助,于是纷纷提议愿意重修残破的相山庙,以答谢神灵。此议得到裘侍郎和高巡抚的支持,于是便向朝廷写奏折拨款,将残破的相山庙重修得焕然一新。这次重修奠定了所能见到的该庙的基本格局。
乾隆二十三年,裘侍郎“阅工经相山,备览舆情,为请于朝,蒙御书‘惠我南黎’,颁挂神庙,以昭崇敬之典。”当年除夕,高巡抚由凤阳知府项樟等陪同,冒雪亲临濉溪查看新修堤防(后人称此堤曰“项公堤”)。次日新年,于相山庙举行恭悬钦赐匾额典礼,高巡抚亲将匾额悬于大殿之上。后由宿州知州张开士将御书摹刻于石,陈设于大殿之东厢。原匾额现己不存,刻石则保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