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政桥是用花岗岩条石砌成的单孔石拱桥。桥长五丈、高五丈、宽一丈二尺。桥面铺有石级,两侧置石栏杆。桥顶高出两端路面二丈余。,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
游洋镇游洋街北面,横跨在游洋溪上。已列为县重点保护的文物之一。
惠政桥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
游洋镇游洋街北面,横跨在游洋溪上。据桥碑记载,最早的惠政桥是在南宋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由兴化知县陆楠倡建,桥上还建一座亭。落成时,正逢朝廷派一巡抚到兴化县巡视,巡抚在桥亭中休息,知县陆楠就请巡抚为桥命名,巡抚挥笔即书“惠政桥”三字,以示用惠政治理之意。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监生陈大勋、陈攀龙、林朝堂等人集资重修,惠政桥始成今天规模。
古代惠政桥是用花岗岩条石砌成的单孔石拱桥。桥长五丈、高五丈、宽一丈二尺。桥面铺有石级,两侧置石栏杆。桥顶高出两端路面二丈余,所以有“桥头看不见桥尾”之称。整座拱桥造型奇特,象一轮弯月高悬在清澈的游洋溪上,故誉“弯月出水”。惠政桥不但美观,而且十分牢固。因桥是单孔高拱,所以流水量大,水流冲击力弱,历经七百多年而不废。即使象一九五八年游洋桥两岸的数百亩良田,几十栋房屋均被洪水吞噬的特大洪灾,惠政桥仍然完好无损。但世事难料,1999年10月9日那场千年不遇的特大山洪却把惠政桥吞噬了,2000年4月在仙游县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古代惠政桥原址上又建成了一座新惠政桥。惠政桥已列为县重点保护的文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