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动词
具有意动义的词
具有意动义的词称为意动词。具有意动功能的形容词名词,可以词类活用,用作意动词。
解释
当谓语的词语意义不是由主语发出,而是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该意义,或是主语把宾语当作该意义时,该谓语词语便具有了意动功能与意动义。具有意动义的词,称为意动词。具有动词功能的形容词或名词,都可活用,作意动词。
意动词语法结构
意动词与宾语的语法结构为动宾结构:意动词+宾语。
(1)遇形容词意动词时, 译为“主语+认为+宾语+是+意动形容词”。
(2)遇名词意动词时, 译为“主语+把+宾语+当作+意动名词”。
例子
形容词作意动词
同我者是之,异己者非之。(《不失人情论》)
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大医精诚》)
前例的”是”、“非”与后例的“贱”、“贵”,本是形容词,在句中具有意动功能,分别为意动义“认为……正确”、“认为……错误”,与“认为……低贱”、“认为……·尊贵”。可见,具有意动功能的形容词与其宾语的对译格式是:认为+宾语+形容词。如“是之”即为:认为+之+是。
名词作意动词
“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扁鹊传》)
“骄然祖贾孙民。”(《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房车政府》)
“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灵枢·九针十二原》)
例句中的“客”、“祖”、“孙”、“子”原为名词,在句中具有意动功能,分别为意动义“把……当作客”、“把……当作祖”、“把……当作孙”、“把……当作子”。可见,具有意动功能的名词与其宾语的对译格式是:把+宾语+当作+名词。如“客之”即为:把+之+当作+客;“祖贾”即为:把+贾+当作+祖;“孙民”即为:把+民+当作+孙。
形容词与名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 
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 
上述这些词类活用现象,还不能概括所有情况。比如数词或者数量词优势,也可活用为动词,甚至是使动词。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 
例2: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2 16:30
目录
概述
解释
例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