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译
汉语词语
意译是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译(区别于直译)。通常在翻译句子、词组或更大的意群时使用较多,主要在原语与译语体现巨大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得以应用。从跨文化语言交际和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意译强调的是译语文化体系和原语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
读音
拼音:yì yì
英文:free translation;paraphrase;liberal translation
解释
意译是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译(区别于直译)。通常在翻译句子、词组或更大的意群时使用较多,主要在原语与译语体现巨大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得以应用。从跨文化语言交际和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意译强调的是译语文化体系和原语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大量的实例说明,意译的使用体现出不同语言民族在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意译更能够体现出本民族的语言特征。
例句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句。
直译: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mare, who could have guess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
很明显直译是在讲个故事,但是却无法体现成语要表达的因祸得福的意思。所以我们需要意译: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gain.
在翻译一些外来事物的词汇时,或因为译者对所译的内容未能完全把握,或因为读者对这些新事物甚感陌生,或因为汉语中无对等的词汇,人们往往采取音译法将其译出。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所译事物逐渐熟悉起来,人们发现有的音译显得冗长费解,有的导致错误联想,引起歧义或误解。因此,不少外来语常常经历一个从最初的音译形式到意译形式的变化过程。久而久之,音译形式反而被人们淡忘了。
优点
容易理解
有的音译词令读者费解,如ultimatum(哀的美敦书),什么“书”呢?读者非得通过注释方能看明白。而其意译“最后通牒”却令人一目了然。camera音译为“开麦拉”(有些电影导演在指挥拍摄时仍用此语),意译为“照相机”或“摄影机”。cider音译为“西打”,意译为“苹果汁”。violin在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中音译为“梵婀玲”,而今意译为“小提琴”。
简洁明快
有些词语的旧译(音译)用词冗长,读起来拗口,记起来费劲,而意译用字却简单多了,如penicillin音译“盘尼西林”,意译“青霉素”。ambassador音译“奄巴萨托”,意译“大使”。在清朝,president音译“伯里玺天地”,而今却意译为“总统”。把上述音译和意译稍加比较便会发现意译形式言简意赅,读音也上口多了。
歧义少
有的音译字本身不含意义,只是读音而已。但有时却引起必然的联想,极易导致读者误解。如massage旧译马杀鸡”,马是如何杀鸡的呢?其字面意义确是不伦不类,无法理解,而意译“按摩”就不费解了。如parliament旧译“巴力门”,它首先使人想到了该东西是一扇门,而其意译“国会”、“议会”,却不易产生误解。
一些外来语汇的音译被后来的意译所取代,这是语言发展的一种趋势。但这并不能否定音译的优越性。音译词的外来味很浓,不懂外语的人在涉外场合偶尔一用效果颇佳。有的音译词由来已久,几乎无人不晓,如sofa(沙发),humor(幽默),ballet(芭蕾舞),不必再创造译词了。
参考资料
意译.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9 00:49
目录
概述
读音
解释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