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世嫉俗(拼音:fèn shì jí sú)是一个
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唐·韩愈《杂说·崔山君传》。
唐·
韩愈《杂说·崔山君传》:“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韩愈在《
杂说》中写道:“《崔山君传》作者谈氏在写《崔山君传》时,提到那些说自己像仙鹤般长寿能知往事的人,这实在太荒渗了!根据我对人们的观察,能够尽到人的本性而区别于禽兽的人是很少的,而这些人又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增恶(愤世嫉邪),因而隐居避世,为什么会这样呢?过去的圣人们,有头长得像牛的,有形体长得像蛇的,有嘴长得像鸟的,还有面貌像蒙俱(古时腊月驱逐疫鬼或出丧时所用的神像)那样方而丑的,但是他们只是外表像野兽,本性却不是,我们能够说他们不是人吗?而有的人身材丰满,皮肤细腻,面色红润如同朱砂,非常美丽,他们的外貌是人,可内心却像禽兽一般,我们又怎么能说他们是人呢?因此,以貌取人不如看他的内心与行为来得准确。儒家弟子不轻信鬼神之说,所以我就从这个故事中选择了“愤世嫉邪”的一面,来发表一些感想而已。”
韩愈原来说的“愤世疾邪”,是愤恨黑暗的社会,增恨不良的社会习俗,“世”“俗”是指社会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愤世嫉俗的意义发生了变化,攻击社会也被叫作“愤世嫉俗”。憎恶世俗、痛恨社会黑暗的人从古到今都存在着,在如今看来,他们是一群爱抱怨的人。之所以会产生这种人,一方面社会确实有许多问题,引人不满;另一方面,愤世嫉俗者往往对社会抱有更高的期望,但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又无力改变,所以只能借抱怨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但是,社会存在的问题是不可能通过抱怨来得到纠正和解决的。太多的牢骚还可能会挫伤行动的积极性。所以有句诗“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相比愤世嫉俗,人们更应该将目光放远大一些,从自身开始一点一滴的改变世界。
宋·
陆游《澹斋居士诗序》:“不怨不怒,而愤世嫉邪之气,凛然不少回挠。”
明·
刘基《卖柑者言》:“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嫉邪者耶?”
清·
吴趼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零一回:“说起愤世嫉俗的话来,自然处处都是枭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