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乌村,现名金村,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张家港市
塘桥镇,是一个具有上千年历史的文化古村。“金村庙会”于2014年7月,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04.00亩(其中:水田146.00亩,旱地58.00亩),人均耕地1.17亩,主要种植粮食、蚕桑等作物;拥有林地130.00亩;水面面积2.00亩,其中养殖面积2.00亩;其他面积137.90亩。
慈乌村简介
据史书记载,这里晋代开始有村落,唐代称太平乡永昌里,宋时称潘圻村。明代洪武初年(约1378年),金氏先祖金启明从浙江兰溪辗转到此定居。其时,村旁有水名暗泾,夹岸榆槐枫梓,交柯蔽荫,数千只乌鸦筑巢其上,因乌鸦有母慈子孝美德,故称慈乌村。金村巷门曾有“慈乌启瑞”题额。直到清代雍正年间始称金村。
民间有俗语:虾徐市、蟹恬庄,蟛蜞金村,因靠近江边,多蟛蜞故也。旧时,金村与恬庄、福山、庆安是常熟北门外四个有名的古镇。明末清初,金村集镇已是商号林立,茶馆、酒肆、书场、典堂、店铺、赌场等无所不有。直到今天,金村仍然是方圆几里百姓赶集交易的重要地方。
慈乌村环境
金村小镇四周环水,人家枕河,犹保存一批明清、民国旧建筑,井字型的小街深巷,清晰可见。往昔,金家花园和王家花园(又名东园、西园)以其精巧雅致闻名江南。清乾隆时,民间曾有“金村八景”之说。村东李乌墩,相传乃唐朝宰相令狐绹之墓;村西朱扈墩为明朝进士杨孟舒墓葬处;金村附近还有明代钱顺时、钱时俊两进士之墓。江南园林、明清建筑、金村八景与名人墓葬等构成古村悠悠文化积淀。
金村大族为金氏、王氏,均以耕读传家,崇尚诗书礼义。“二十余井井井流甘,一百余家家家识字”,是金村淳朴民风的真实写照。故明清以来进士、举人、生员等不绝如缕。两朝帝师翁同和、篆刻家赵石农、共和国少将周文在、南京鸡鸣寺著名住持宗诚法师等名流,都在金村留有生活踪迹。
尤令金村人自豪的是,金村拥有一部传世之宝《金村小志》。作者金鹤翀,金村人,为近代学者。此书经先生20年考证撰写,于1923年印行,为后人了解金村乃至周围妙桥、港口、福山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
近年来,在古村的保护、利用和开发中,千年古刹永昌寺修葺一新,香火旺盛;仿古建筑金村农贸市场竣工落成,交付使用。祖籍金村的海内外游子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故乡美好的情感,千年文化古村迎来了又一个美好的春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视、通电话。全村35户全部通自来水。有35户通电,有3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85.71%和85.71%);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户(分别占总数的71.43%和28.57%)。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大丽高等级公路从村内经过,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00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2辆,摩托车3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2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04亩,有效灌溉率为100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46.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83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8.0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1.00万元,占总收入的 10.18 %;畜牧业收入19.00万元,占总收入的 17.5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43头,肉牛20头,肉羊0头);渔业收入1.00万元,占总收入的 0.93%;第二、三产业收入72.00万元,占总收入的 66.62 %;。农民人均纯收入1,954.00元,农民收入以二三产业、畜牧业为主。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6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5.5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14.42%。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生猪、蚕桑特色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35户,共乡村人口177人,其中男性87人,女性90人。其中农业人口175人,劳动力95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族、白族、纳西族族混居地),其中汉族170人、白族5人、纳西族2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75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 100 %。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3公里,距离镇卫生院3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三合小学,中学生就读到义朋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3.00公里,距离中学3.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1人,其中小学生13人,中学生8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4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76.0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5人,党员中男党员2 人,女党员3人。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1、由于经济落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难以开展,机械化程度低,农业抗风险能力弱,农业效益低下;
3、基层组织建设薄弱,农村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
1、借助我村区位优势,依托传统砖瓦烧制,正确引导、安全生产、合法开采、规模化经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2、抓好支柱产业的培植,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扩大生猪养殖规模, 争取五年内生猪养殖达1000头以上;
3、大力发展栽桑养蚕技术,积极发展蚕桑业,把可利用之地全部发展成蚕桑,来增加农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