慊
汉语文字
慊,汉语二级字,读作慊(qiàn或qiè),形声。从心,兼声。( xián)本义指嫌疑。读作qiè时指满足,满意。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慊 qiàn
〈形〉
(1) (形声。从心,兼声。( xián)本义:嫌疑)
(2) 同本义 [suspect]
贵不慊于上者。——《礼记·坊记》
婾得避慊之便。——《汉书·赵充国传》
(3) 通“歉”。不足的 [deficient]
慊,贫也。——《广雅》
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孙丑下》
宫室舆服,盖慊如也。——陆机《辩亡论》
(4) 又如:慊如(不足的样子);慊然(不满足的样子);慊慊(心不满足、心有嫌恨的样子)
(5) 恨的,不满的 [resentful]
贵不慊于上。——《礼记·坊记》。注:“慊,恨不满之貌也。”
衣若县衰而意不慊。——《淮南子·齐俗》
(6) 又如:慊苦(遗憾怨苦);慊恨(怨恨;遗憾)
词性变化
◎ 慊 qiàn
〈动〉
(1) 通“惬”。快心,满意 [be pleased;be satisfied]
行有不慊于心。——《孟子·公孙丑上》
(2) 另见 qiè
基本词义
◎ 慊 qiè
〈动〉
(1) 满足 [satisfy]。如:慊心(快意;满意);慊意(满意);慊足(满足)
(2) 另见 qiàn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
广韵
》《
集韵
》《韵会》《正韵》𠀤古簟切,音歉。《广韵》恨也。《
玉篇
》切齿恨也。《集韵》意不满也。
又
通作
谦。《礼·大学》此之谓自谦。《注》读为慊。慊
之言
厌也,谓诚意自足。《朱注》快也,足也。 亦通作嗛。《荀子·荣辱篇》臭之而无嗛於鼻。《注》与慊同。《史记·文帝纪》天下人民,未有嗛志。
又《集韵》《正韵》诘叶切《韵会》乞协切,𠀤音匧。《集韵》足也。或从口。《庄子·天运篇》尽去而後慊。
又《集韵》苦兼切,音谦。意不足也。
又《集韵》贤兼切,音嫌。《
说文
》疑也。或省作兼。或通作嫌。《前汉·赵充国传》婾得避慊之便。师古注慊,亦嫌字。
又《集韵》离盐切,音廉。《说文》帷也。或从巾从廉。
参考资料
慊
.汉典.
康熙字典
.汉典.
慊
.千篇国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08:37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详细解释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