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恩堂
上海市黄浦区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沐恩堂,原名“慕尔堂”,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西藏中路316号,占地面积为1347平方米。始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由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
历史沿革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美国监理公会传教士蓝柏在郑家木桥(今福建中路延安东路附近)建造了沐恩堂的前身三一堂。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传教士李德在云南路汉口路路口附近新建造教堂,那时名叫中区监理会堂。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中区监理会堂改名为慕尔堂。据说是由于教堂在创建时,美国监理会得到了一名叫慕尔的美国信徒巨额捐款,改名“慕尔堂”以表示对他的纪念(一说为纪念慕尔逝去的女儿)。
20世纪20年代末,慕尔堂的信徒已经超过了1000人,原来的堂址不够使用,乃筹款建造新堂,共筹了20万两银子,请著名的捷克建筑师邬达克设计新堂。
民国十八年(1929年),慕尔堂向西迁移,开始动工建造教堂。
民国二十年(1931年),慕尔堂落成。教堂建成后,被当时称为“建筑雄伟,居全国各堂之首”。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一·二八事变和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八·一三事变期间,慕尔堂收留难民千余人,还组织难民学擦皮鞋、理发等以谋生自救。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美国教会援华会总部设在慕尔堂,将大批物资转分到全国各教会团体,慕尔堂也接受一批救济物资,发给贫困信徒。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一位美国教徒前来参观时,捐资在教堂的钟楼顶部安装了一座5米高的霓虹灯十字架,这在当时是非常稀奇的东西,从而使该教堂成为当时上海乃至远东地区的著名教堂。
民国三十年(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慕尔堂被日军占领,成为日军宪兵司令部,大堂改作养马场之用。
民国三十四(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教会才收回教堂并进行修复。
1958年,慕尔堂成为黄浦区联合礼拜场所,改名“沐恩堂”,意为“沐浴于主恩之中”。
文化大革命”期间,沐恩堂被迫关闭,宗教活动停止,教堂被上海市南京中学使用。
1979年9月2日,沐恩堂在上海率先恢复礼拜。
1981年,沐恩堂成立黄浦区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沐恩堂堂务委员会,选举陆永江和孙彦理分别任两会主任。
建筑格局
沐恩堂坐东朝西,平面呈4个四方形正方内对称,四角各有1座3层楼房,占地面积为134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138平方米。建筑群正中为大堂,三跨空间,其中中央跨度较大,三面围有挑台。西南角有钟楼一座,毗邻有4层附屋和附属学校。
建筑特点
沐恩堂是新哥特式风格建筑,砖木结构,建筑平面和造型自由组合,外立面为深褐色面砖凹凸相拼,墙角和窗框镶嵌隅石,显得古朴和神秘。因基地形状,选择了因地制宜的井字形平面设计,融贯中西的风格。教堂有宽大的门厅,中部是教堂的主体部分,总共能容纳1000人,其中正厅560人,楼座380人,唱诗班处60人。
主要建筑
大堂朝西,经门厅入礼堂。门厅上层是一间小礼堂,为木结构尖拱屋顶。大堂的长方形柱子和楼座的栏杆以及讲经台都用斩假石饰面,堂顶为水泥尖拱顶,玻璃窗以黄色为主,内容是圣经故事,映照出教堂的神圣氛围。
钟楼位于教堂西南角,颇为高大,钟楼顶部有5米高的旋转霓虹灯十字架。
大堂的西北、西南、东南三面均为4层楼建筑,用作牧师办公室、幼儿园、中小学教室、宿舍等。附属学校在教堂西南面。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邬达克(1893—1958年),匈牙利人,建筑师,出生于匈牙利的一个小城市班斯卡·比斯特里察,是沐恩堂的设计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曾应征入伍在东线与俄军作战被俘。后从战俘营逃脱,辗转来到上海。民国十四年(1925年),成立个人建筑设计事务所“邬达克打样行”。邬达克设计的知名建筑有大光明大戏院、国际饭店、邬达克自宅、孙科住宅、卡尔登大戏院、辣斐电影院、浙江大戏院、爱司公寓、宏恩医院等。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离沪赴欧美。1958年,在美国去世。
活动建设
每逢基督教的节日,沐恩堂有各种特殊礼拜,圣诞节有隆重热烈的音乐崇拜,还表演圣剧;受难节有耶稣受难音乐崇拜;复活节有耶稣复活音乐崇拜。此外还有敬老礼拜,向老年信徒祝福;感恩礼拜,通过奉献歌唱等方式感谢神的恩典;还经常有信徒来此举行结婚礼拜、追思礼拜等。全国或上海基督教界重大会议和典礼,如上海市基督教第四、五、六、七届代表会议,1988年祝圣主教仪式,1994年世界和平公祷日,为世界妇女大会祈祷,1988—1998年的历届华东神学院学生毕业典礼等,都是在沐恩堂举行的。
保护措施
1993年7月14日,沐恩堂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沐恩堂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西藏中路316号,南临汉口路。
交通信息
从上海火车站出发,步行10米到上海火车站站上车,搭乘地铁1号线(莘庄方向)到人民广场站(14号口出)下车,步行100米。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30 20:4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