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输卵管炎
病症名称
慢性输卵管炎引起的输卵管肥大和输卵管积脓、积水是造成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引起输卵管炎的原因是下生殖道炎症上行扩散感染所致,可因治疗不恰当、不彻底而呈慢性炎性改变。
病因
1.由于下生殖道炎症上行扩散感染,如慢性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宫旁组织炎等,引起输卵管炎症改变。可因致病微生物毒力不强、机体有一定抵抗力,亦可因治疗不恰当、不彻底而呈慢性炎性改变。
2.急性输卵管炎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而转为慢性炎症。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不明显,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劳累后加剧。妇科检查附件区可扪及增粗的输卵管,呈条索状,轻度压痛,输卵管积水卵巢囊肿时宫旁可扪及囊性肿物,活动度较差。慢性附件炎可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出现急性期症状。因病变部位、程度不同常见如下几种类型:
1.慢性间质性输卵管炎(单纯肥大型)
由于长期炎症,输卵管壁间结缔组织增生纤维化,使管壁增厚变硬,管体增粗,管腔堵塞不通。输卵管迂曲常与卵巢炎性粘连于阔韧带后叶,难以分离。
2.峡部结节性输卵管炎
特点为峡部结节性增粗变硬韧,肌层肥厚输卵管内膜腺上皮呈岛状侵入肌层中,是慢性炎症的一种改变;亦有人认为是输卵管内膜异位症,尚存争议。病变致峡部阻塞导致不孕。
3.输卵管积脓
可能是急性炎症遗留的后果,亦可能是慢性化脓感染伞部粘连闭锁所致。表现为管壁增厚、管体明显增粗,管腔内含有黏稠的脓液,内膜苍白,黏膜皱襞减少或消失。可同时合并卵巢脓肿粘连及与阔韧带、子宫后壁粘连。
可能由于慢性感染致伞部粘堵,输卵管液及炎性渗出液积聚于壶腹部。峡部壁厚腔狭细,若再有粘连堵塞,则管中积液难排,不易吸收形成胆囊形积液。与邻近组织无粘连或轻度粘连。
5.结核性输卵管炎
结核杆菌所致输卵管炎常呈肉芽肿样,输卵管可见到各种类型的慢性炎症改变,如溃疡、干酪型、粟粒结节型、峡部结节型、单纯肥大型炎性改变,可找到结核杆菌或病理检查找到结核结节特有改变。可伴有全身结核病的表现。
检查
1.慢性间质性输卵管炎
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一种慢性输卵管炎。
病理组织检查:输卵管增粗肥大,伞端多内翻闭锁而呈杵指状。输卵管蜷曲,并常与卵巢及阔韧带后叶粘附在一起不易分离。镜下检查:输卵管各层特别是黏膜层均有广泛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增生肥大,有时形成假复层,未分化细胞明显增多,但无异型性。
2.峡部结节性输卵管炎
病理组织检查:输卵管峡部因肌层肥厚而增粗,且在肌层中散布有数个黄色或棕色坚实结节,其大小1~2厘米不等。镜下检查:在峡部肌层中散布着由输卵管上皮所形成的腺腔,腔外肌纤维增生肥大,并可能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3.慢性输卵管积脓
病理组织检查慢性输卵管积脓时,输卵管增粗,管腔中含有黏稠的脓性分泌物。黏膜表面灰白,呈颗粒状或光滑而有光泽,皱襞萎缩。如与卵巢连接,可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镜下检查:管腔黏膜皱襞变平,间质有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可累及全肌层。
病理组织检查输卵管积水的管壁光滑,壁薄而透明,伞端封闭。管内含清亮液体。镜下检查:黏膜皱襞大部消失,上皮变扁平成低柱状,甚至可萎缩,呈内皮细胞形态。在管壁各层均无炎症细胞浸润。
5.输卵管积血
病理组织检查输卵管腔内含有血液。镜下检查:上皮多萎缩变成单层扁平上皮。输卵管壁常萎缩成为致密的纤维层。
治疗
1.保守治疗
(1)适当休息,加强营养。
(2)理疗。
促进血液循环,以利炎症吸收。常用的方法有短波、超短波、透热电疗、红外线照射等。
(3)行阴道侧穹隆抗生素封闭。
(4)宫腔输卵管内注射抗生素 采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等,并加透明质酸酶、糜蛋白酶或地塞米松。
(5)药物治疗粘连 可选用糜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和菠萝蛋白酶等。
2.手术治疗
(1)输卵管造口术 对输卵管积液伞部粘连梗阻患者,施行伞部再造术,解除梗阻粘连,可增加受孕生育机会。
(2)输卵管植入术 对峡部部分粘连堵塞者可切除粘连部分,将剩余部分从宫角植入,成功率不高。
(3)输卵管扩张术 在宫腔镜或输卵管镜下从宫角部探查,试扩张输卵管,并酌情保留支架1~2周,防止再粘连。术中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或炎症扩散。有条件单位,可行X线介入治疗技术,扩张输卵管近端阻塞。对炎症破坏明显难以保留输卵管者,酌情切除输卵管。对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手术后,必须追踪随访,对妊娠者注意及时发现并治疗异位妊娠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7 17:13
目录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