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毒
脑炎是一类具传染性的侵袭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变性疾病。自1995年英国发现疯牛病(mad cow disease,MCD)以来,迄今已在许多国家流行,由于该类疾病具有传染性,具有相似的
神经病理学改变,也称为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l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
疾病简介
新的人类海绵状脑病变异型的发现再次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极大重视。近年来发现其致病与朊蛋白(prion protein,PrP)有关,因此又将这一组疾病命名为朊蛋白病(prion病)。它是一种人畜共患、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非炎症性致死性疾病。这组疾病具有潜伏期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致死率非常高等特点。
目前已经在人类以及20余种动物中发现有自然发生或感染的
朊蛋白病,其中人类朊蛋白病主要有Creutzfeldt-Jakob病(CJD)、Kuru病、Gerstmann-Straussler综合征(GSS)、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FFI),动物中有羊瘙痒病、牛海绵样脑病(疽牛病)、骡和麋鹿慢性消耗病、貂可传播性海绵样脑病、猫海绵样脑病等。CJD是最常见的人类朊蛋白病。
CJD 是在1920年由德国神经学家Creutzfeldt首次报道的。一年后另一位德国神经学家Jakob报道了另一例。在1922年首次使用了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的病名。
疾病分类
CJD分为散发型、医源型(获得型)、遗传型和变异型等四种类型。
Creutzfeldt-Jakob病(CJD)是最常见的人类朊蛋白病,主要累及皮质、基底节和脊髓,故又称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corticostriatospinal degeneration),也称为亚急性海绵状脑。临床以进行性
痴呆、肌阵挛、锥体束或锥体外系损伤症状为主要表现。本病呈全球性分布,发病率为1/100万。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60岁。
病因及发病机制
人类朊蛋白病病因有两个方面:为外源性朊蛋白感染和内源性朊蛋白基因突变。
外源性朊蛋白感染
可通过角膜、硬脑膜移植,经肠道外给予人生长激素制剂和埋藏未充分消毒的脑电极等侵入人体,而新近的研究结果提示消化道也可能是朊蛋白的感染途径之一。医务工作者的身体破损处、结膜和皮肤可以接触患者的CSF、血液或组织而增加感染的几率。变异型CJD被认为是牛海绵状脑病即疯牛病传播给人类所致。
内源性朊蛋白基因突变
为家族性CJD患者自身的朊蛋白基因突变导致,使神经细胞逐渐失去功能,导致神经细胞死亡,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病理
大体可见脑呈海绵状变,皮质、基底节和脊髓萎缩变性;显微镜下可见神经元丢失、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海绵状变性,即细胞胞浆中空泡形成和感染脑组织内可发现异常PrP淀粉样斑块,无炎症反应。变异型CJD的病理学改变为海绵状变性以丘脑最为明显,且海绵状区域出现的PrP阳性的淀粉样斑块与传统的类型不同。
临床表现
80%-90%的CJD呈散发型。发病年龄25-78岁,平均58岁,男女均可罹患。
文献报道,CJD意外传播给人类而致病的潜伏期为1.5~2.0年。而其他病例潜伏期可长达30年。
散发型CJD患者多隐匿起病,缓慢进行性发展,临床可分三期:①初期:表现乏力、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抑郁和记忆减退等类似
神经衰弱和
抑郁症的表现,可有
头痛、
眩晕、
共济失调等。②中期:大脑皮质、锥体外系、锥体束及小脑受损的症状交替或相继出现。大脑皮质受损表现为进行性
痴呆,一旦出现
记忆障碍,病情将迅速进展,患者外出找不到家,人格改变,
痴呆,可伴有失语、皮层盲;锥体外系受损的表现为面部表情减少、震颤、肌强直、动作缓慢、手足徐动、肌张力增高等:小脑受损出现
眼球震颤、
共济失调、步态不稳。脊髓前角细胞或锥体束损害可引起肌萎缩、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此期约2/3患者出现肌阵挛,可见于四肢和面部,开始为一侧,后来对侧亦出现,常因惊吓、视觉、声音、疼痛刺激诱发,为皮质性肌阵挛,常与
脑电图中的周期性放电相关,为此病特征性表现。与其他不自主运动不同,肌阵挛在睡眠中仍持续存在。③晚期;出现
尿失禁、无动性缄默、昏迷或去皮质强直状态,常因
褥疮或肺部感染而死亡。
变异型CJD临床表现为
共济失调和行为异常,未发现肌阵挛和特征性EEG改变,病程较其他类型CJD长。
辅助检查
CSF检测
除轻度蛋白增高外基本正常。部分CJD患者的CSF中应激蛋白14-3-3(14-3-3蛋白是一种正常神经元蛋白,在发生神经元受损时反应性的释放人CSF中)升高,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和84%。但因CSF14-3-3蛋白阳性也可见于其他疾病,例如急性脑卒中、病毒性
脑炎、缺氧性脑病等疾病,故送检病例及结果分析应密切结合临床。部分CJD患者血清的S-100蛋白升高,但与14-3-3蛋白一样,这种改变并非特异性的。
脑电图
对CJD的诊断非常有帮助。在病程早期,
脑电图通常正常或只出现散在θ波。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周期性高波幅3相复合波或双相尖波,这种时程<200 ms、每隔l~2s出现一次的刻板周期性发作高度提示CJD的诊断,敏感性为66%,特异性为74%。当然出现周期性3相复合披的疾病还有Alzheimer病、某些中毒性脑病、缺氧性脑病、
肝性脑病等,因此还要结合其他表现方能诊断。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可见逐渐进展的
脑萎缩。头颅MRI是目前CJD患者的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散发性CJD病例MRI的DWI及FLAIR相可见尾状核头及壳核高信号,并可见大脑皮质“缎带样”高信号。变异型CJD患者MRI的T2加权像和质子密度像检查可以见到丘脑枕核对称性高信号,称为“枕征”以及在丘脑背内侧核也常可见到高信号,其影像如同“曲棍球棒”。 上述影像征象对CJD诊断颇有意义。
PRNP基因的检测
可以协助诊断散发性CJD和家族性CJD。
PrPsc的检测
是诊断CJD和其他人类朊蛋白病的唯一特异性方法。人类脑组织活检检测到PrPsc即可诊断CJD。
诊断
诊断可采用以下标准:①在2年内发生的进行性
痴呆;②肌阵挛、视力障碍、小脑症状、无动性缄默等四项中具有其中两项;③
脑电图周期性同步放电的特征性改变:具备以上三项可诊断为很可能(probable)CJD;仅具备①②两项,不具备第三项诊断可能(possible)CJD;如患者脑活检发现海绵状态和PrPsc者,则为确诊的CJD。
鉴别诊断
CJD的精神和智力下降需与Alzheimer病、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遗传性进行性舞蹈病相鉴别,前者病情进展迅速,有其他局灶性损害表现,而后几种疾病多进展缓慢,
脑电图检查无典型的周期性三相波。
锥体外系损害需与橄榄脑桥小
脑萎缩、
肝豆状核变性、
帕金森病鉴别。这些病无肌阵挛,脑电图检查中无典型周期性三相波。结合CJD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像学、脑电生理、免疫学等方面的检查不难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鉴别。
亚急性硬化性全
脑炎多于儿童或青少年发病,脑脊液可见IgG含量增高的
麻疹抗体滴度升高,脑电图虽可见周期性高波幅尖漫综合波,但其间隔4-8秒,其病理学改变也不同。
神经
梅毒和隐球苗性脑膜
脑炎患者在相对快速进展的病程中可能出现
痴呆和肌阵挛,但CSF改变易于与CJD鉴别。
成年人型脑白质
营养不良(蜡样脂褐质沉积症)和伴肌阵挛
癫痫的Lafora小体病也可出现痴呆、肌阵挛和
共济失调,但是与CJD相比,病程进展相对较缓,
惊厥发作更为显著。
桥本脑病:临床表现可以为亚急性进行性脑病和肌阵挛、脑电图山现周期性3相复合波、疑似CJD的病例应注意除外这些疾病。桥本脑病可以根据血液抗甲状腺球蛋白或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等确诊。与CJD不同,症状波动是桥本脑病的一个典型表现。
艾滋病痴呆综合征:
艾滋病痴呆综合征在发病、早期病程、体格检查,CT改变、常规CSF检杏缺乏异常改变等方面与CJD相似。对缺乏全身性免疫功能缺陷的极少数患者(<10%),应注意询问危险因素并进行血清HIV抗体检测以确诊。
还有一些疾病与CJD相仿,但根据发病时的临床状况很容易鉴别。这些疾病包括缺氧性脑病、
单纯疱疹病毒性
脑炎、透析性脑病、
尿毒症和
肝性脑病。
治疗及预后
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对本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所治疗和护理手段均按常规对症处理。对肌阵挛发作可应用氯硝西泮或丙戊酸钠等对症治疗。
本病预后极差,90%病例于病后1年内死亡,5%死于l-2年,偶有患者可存活长达5年之久。最常见的直接死亡原因是
肺炎。
预防与防护
目前尽管不认为CJD是接触传染或传染病,但该病毕竟是可以传播的。并且朊病毒可以抵抗常规灭活措施,消毒朊病毒的最优条件尚有争议。因此为了预防医源性传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患者的防护
应选择相对独立的房间,以方便其治疗护理。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患者分泌物、排泄物、患者使用的衣服、被褥如有血液污染均应做相应处理。
医务人员的防护
要组织医护人员学习CJD相关知识,减轻恐惧心理,通过学习,帮助其掌握相关防护知识,馋除恐惧心理。做好标准预防,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时戴橡胶手套,有皮肤破损时不接触病人,一旦出现意外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病房内备专用垃圾桶,内套双层黄色无渗漏垃圾袋。尽量为病人使用一次性器械和用品,用后弃于垃圾袋并彻底焚毁。接触病人组织所使用的器械必须特殊消毒。
家属的防护
指导家属做好自我防护,及时与病人家属交流,告知其疾病特点及相关防护要求以及接触病人的注意事项,同时协助家属调整心态,正确面对现实。
护理
对症护理
痴呆的护理
痴呆患者容易发生跌倒、伤害自己或他人等意外事件,要积极采取各种安全防护措施。卧床病人床边随时留人,加放床档。防止坠床,必要时适当使用约束带。如病人能起床活动,外出时身边要有人陪伴,以防跌倒、碰伤或走失。应主动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促发患者的思维能力,强化记忆和认知能力。使用患者病前喜爱的小说、照片等,以找出患者感兴趣的话题。适时让患者听一些舒缓轻松的音乐以减缓患者的智能障碍进展。
肌阵挛的护理
因外界刺激可引发患者肌阵挛的发作,故应保持病房安静,光线柔和,保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大声讲话,减少探视。对待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做到轻拿轻放轻操作,做各项操作和检查前应告知患者,嘱其放松,还应嘱其家属在患者肌阵挛发作或抽搐时不可用力按压患者肢体,以防造成肢体的损伤。
基础护理
观察病情变化
该病的发展呈进行性,应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病情进展,如精神、行为异常、认知能力、肌阵挛及抽搐发作等情况。
营养支持与留置胃管护理
因患者消耗大,可联系营养科配制营养餐,以保证营养的摄入,宜应用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的流质,少量多餐。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及时给予留置胃管,鼻饲管有效固定,避免重复置管给其带来的痛苦,同时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鼻饲前检查胃管是否通畅在位,注入营养餐后再注入少量温开水。
皮肤护理
卧床患者铺气垫床,建立床头翻身卡,1h~2h翻身1次,保持床铺平整干燥,床单污染后及时更换,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意识不清、消瘦患者可在骨隆突处贴美皮康等新型敷料,以避免
压疮形成。
保持呼吸道通畅
注意清除病人口腔分泌物,做好口腔护理。卧床患者定时翻身叩背,痰多时及时吸痰,预防坠积性
肺炎的发生。正确留取痰液标本,吸痰管一用一废弃。如痰液黏稠不易吸出要及时给予雾化吸入。患者如有呼吸困难或舌后坠,给予侧卧位、口咽通气管防止呼吸道阻塞。
二便护理
小便失禁患者给予男性接尿器,避免导尿引发
尿路感染。每日温水擦洗会阴部,接尿器每日清洗并更换。大便后及时清洗肛周皮肤,保持局部干燥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