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猴科(Lorisidae):是哺乳纲、灵长目、原猴亚目下的一个科,是较为原始的猴类,懒猴科物种外表很象
狐猴,但是其夜间的活动习惯不一样。该科物种体重85克-1.5千克。头圆,吻短,眼大而向前,眼间距很窄,耳廓半圆而朝前;前后肢粗短,等长,手的大拇指和其他4指相距的角度甚大,第二指、趾极短或退化,除第二趾爪形外,其他指、趾的末端有厚的肉垫和扁指甲;体毛短密,颜色变异很大。
懒猴类和树熊猴类均可能与
丛猴科(Galagidae)密切相关,该类物种被认为是懒猴科的二个
亚科。如果是这样,则将懒猴科(Lorisinae)和“Galaginae”术语用于这些类群。在这里,遵循当前的做法,并将其报告为独立的科。该科有4个属:懒猴属、树熊属、金熊猴属和蜂猴属,包括16个物种。
该科物种是体型很小的
哺乳动物,体重85-1500克,头圆,吻短,眼大而向前,眼间距很窄,耳廓半圆而朝前;前后肢粗短,等长,手的大拇指和其他4指相距的角度甚大,第二指、趾极短或退化,除第二趾爪形外,其他指、趾的末端有厚的肉垫和扁指甲;体毛短密,颜色变异很大。
懒猴科物种均有厚厚的绒毛状球体体型,体背的毛色比胸腹部的毛色要深。具有坚固的颅骨,并具有明确的颞脊。脑袋是圆形的,颅骨前部(吻侧)缩小。它们的眼睛向前。眶后突明显且宽,颧弓较宽。
耳泡仅适度膨胀,外耳道与鳞骨和颧支相连。颚端在最后一个磨牙后面。
懒猴科物种的牙齿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具有各种特殊性。与其原猴亚目的动物一样,下门齿和犬齿形成梳状结构。最前下磨牙为犬样。上犬齿长且发达,而臼齿有三个或四个尖端。齿式为2/2、1/1、3/3、3/3=36。
栖息在热带或亚热带的密林中,在雨林茂密的植被中发现。它们可以生活在从沿海和低地森林到中海拔山区森林的各种栖息地中,并且可以栖息在原始或次生森林中。主要栖于热带雨林、季雨林、次生雨林、竹林、红树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懒猴科是树栖动物。白天蜷伏在树洞等隐蔽地方睡觉,夜晚外出觅食。平时行动缓慢,短时间内可以做比较敏捷的动作。这些小猴子经过精心的交接动作攀爬,从未在树枝间跳跃。但它们能够在必要时迅速行动。这些物种的手和脚有很强的抓取能力,沿着树枝的底部和沿着树枝的顶部一样容易行进。它们的尾巴很短,在某些物种中似乎没有。
该科共有4属动物,金熊猴属分布于赤道非洲西部;懒猴属分布于斯里兰卡和印度南部;蜂猴属分布范围较广,分布于中南半岛、东南亚和南亚东北部,包括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马来西亚西部、新加坡、越南、泰国和柬埔寨东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和广西;而树熊猴属则分布于非洲的贝宁、科特迪瓦、加纳、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和多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