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宝权文学翻译奖
文学翻译奖项
戈宝权文学翻译奖是我国定期举办的两大文学翻译奖之一。1986年7月5日,他将50年来精心收集和珍藏的两万册中外文图书,捐赠给江苏省。现存放在南京图书馆专设的“戈宝权藏书室”。他又将江苏省政府颁发的奖金捐出,建立了“戈宝权文学翻译奖”基金,奖掖与扶持青年文学翻译工作者,这是中国第一项以个人命名的翻译奖,被收入《中国翻译词典》。
简介
奖项名称
戈宝权文学翻译奖
创办时间
1986
奖项介绍
1990年 月、1994年12月、1998年9月、2001年、2004年在江苏南京分别颁发了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戈宝权文学翻译奖”。1990年,戈宝权家乡江苏省东台市新建图书馆,命名为“戈宝权图书馆”。2000年5月15日在南京与世长辞。
历届获奖情况
第三届
戈宝权文学翻译奖的第三届获奖名单
1998年,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女教师姚媛和河南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研究生韩子满同时获得一等奖;孙祝和张晓平获二等奖;获三等奖的是程玲、凡思全和冯浩音三人;祖天鹏、杨红、应雁、韩少杰和林斌五人获鼓励奖。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京沪著名高校以及译林出版社有关专家共十三人组成的评委会认为,本届评奖供参评者翻译的英语原文文学性强,有一定翻译难度,篇幅相对较长,但仍然吸引了大量海内外各行各业不同层次的中青年,其中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翻译水平的译者,说明我国译界后继有人。本届一等奖破例评出两名获奖者,是为了表明,采用不同的翻译风格都有可能得出较好的译文。
第三届戈宝权文学翻译奖颁奖仪式于九月在南京举行,获一等奖的两篇译文及评委对它们的评点文章将同时刊载于十一月中旬出版的今年第六期外国文学双月刊《译林》上。
第四届
第四届戈宝权文学翻译奖
2001年,第四届戈宝权文学翻译奖在南京颁奖,作为全国两大文学翻译奖之一的评奖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翻译界人士。经过严格评选,中科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李克勤获一等奖,南京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张鲲、浙江师大洪宁、河南解放军外语学院辛献云获二等奖。
据译林出版社社长章祖德介绍,本届评奖供参评者翻译的英语原文文学性强,篇幅较长,翻译难度较大,但许多参赛译文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和翻译水平。获奖者大都是接受过正规外语教学和文学翻译训练的人士,其中很多人都有译著出版过,这说明正规训练和踏实的实践是搞好文学翻译的前提。
第五届
2004年,由译林出版社主办的第五届戈宝权文学翻译奖,10月25日在南京颁奖。共有48位来自国内18所高校、两个非教学单位及海外的参赛者分别荣获六大语种的一、二、三等及优秀奖。评委们称,发掘一批好苗子,是本届评选活动的最大收获。本次评奖活动为扩大参与面和覆盖面,奖掖更多的中青年优秀翻译人才,首次在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和西班牙语六大语种中同时举行,这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翻译史上都是第一次。参赛者来自世界各地,其中有高校师生、中小学教师、翻译、编辑、外企职员等,以中青年为主。获奖者中高校在校学生占相当的比例,其中英语一等奖获得者祝平、日语一等奖获得者王蔚、法语一等奖获得者陈寒和德语、日语、西班牙语二等奖获得者(一等奖空缺)都是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在校本科生,这表明我国文学翻译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同往届相比,本届进入终评的参赛译文总体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对原文理解准确,译文颇具文采。
补充信息:2006年,中国作协外联部刘宪平曾对记者透露,目前比较好的文学翻译工作者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上。“90年代初,为了鼓励年轻人从事文学翻译,俄苏文学翻译老前辈戈宝权先生利用自己的稿酬和藏书在南京设立了青年文学翻译奖———‘戈宝权青年文学翻译奖’,对象是40岁以下的文学翻译工作者,中间断了几年,今年才办到第五届,应者寥寥。”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7 20:36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届获奖情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