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边务督办公署旧址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吉边务督办公署旧址,又被称为“戍边楼”“道尹楼”,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光华路和丛柳街交汇处,是清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址。
历史沿革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为抵制日本侵占东北的阴谋,解决中韩边界问题,设立了吉林边务督办公署,处理边务问题。清宣统元年(1909年),边务督办吴禄贞修建了边务督办公署。清宣统二年(1910年),裁撤边务督办公署,东南路兵备道移驻延吉,陶彬任职。
民国三年(1914年)6月6日,改观察使为延吉道尹公署,陶彬改职道尹。民国十八年(1929年)2月,改道尹公署为延吉交涉署。同年,改成延吉市政筹备处。“九一八”事变后,在延吉设立伪吉林省公署特派驻延行政专员临时办事处。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2月1日,裁驻延办事处,新设伪间岛省公署大楼建成后,才陆续搬进新楼。但伪省公署警务厅特务科仍留在此处,直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寇投降。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20日,成立了延边政务委员会,并设立延边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公署设立在北山小学。
1952年9月3日,撤销延边专员公署,成立延边朝鲜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后改为自治州人民政府。
1984、2002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两次对旧址进行了整修。
2016年,对延吉边务督办公署旧址进行了维修。
建筑格局
延吉边务督办公署旧址,又被称为“戍边楼”“道尹楼”,位于布尔哈通河南岸冲积平原之上,北约800米有布尔哈通河西北向东南流过。遗址原是一处规模较大的近代建筑群,南北长约222米,东西宽约108米。建筑群有南大楼、北楼、办公厅、大堂、花厅、青砖瓦房等共221间。建筑群分南北两部分,南有砖座木栅栏组成的庭院,北有青砖筑成的围墙。南、北墙各设有1大门,东、西墙设有辕门和角门。南部庭院有26间瓦房和8间草房,是军警住房。北部院内为边务督办公署所在,主体建筑为正对南大门的南大楼。南大楼为二层楼房,东西长20.8米,南北宽18.6米,柱下有琢磨工细的石鼓,廊、檐之下雕刻精美的几何图案,青砖粉黛、重檐飞翘,具有清代建筑之风。南大楼东、西两侧共有厢房17间,南大门两侧有瓦房24.5间。办公厅、大堂、北楼等处于建筑群南北中轴线之上,此外,院内还设有库房、淋浴室、水井、养鱼池、游览桥、花池等设施,院内空地及甬道均以青砖铺地。
延吉边务督办公署旧址二层楼房最大的特点就是四面通透的围廊。22根红漆圆柱承托的木质围廊上画有中式传统图案,反映出清末简朴大方的装饰风格。道尹楼一改北方房屋的朴实粗犷,用围廊延伸了建筑功能和使用空间,并为建筑装点了一个花环,所以道尹楼有“花厅”之称。在西洋化的砖房墙上,有巴洛克风格半圆弧的窗饰。
文物遗存
延吉边务督办公署旧址南大楼柱下有琢磨工细的石鼓,廊、檐之下雕刻精美的几何图案。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吴禄贞(1880~1911年),湖北省云梦县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考入湖北武备学堂。第二年,赴日本留学学习军事。在日本接受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参加了兴中会。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7月,曾潜回中国,在湖北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失败后又赴日学习。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毕业回国,被誉为留日诸生中的“士官三杰”之首。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吴禄贞随新任东北三省总督徐世昌赴奉天(沈阳)就任,吴任军事参议。吴禄贞在延边不仅解决了“间岛问题”、建戍边楼、加强边防军、在各要地设边务督办的派出所机构帮办所,加强了边民的管理,巩固了边防。撤销延吉边务督办公署后,吴禄贞被调回北京,被任命为保定第六镇统制。清宣统二年(1910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吴禄贞与山西督军阎锡山暗中联手组成了燕晋联军,吴任总指挥。正准备起义策应武昌,夹击北京,一举推翻清朝时,吴禄贞被袁世凯收买的侍卫长暗杀于石家庄火车站。著有诗词集——《戍延草》。
文物价值
延吉边务督办公署旧址,由清末吉林边务督办吴禄贞主持修建,是清末至民国各时期延边最高行政权力机关所在地,既是晚清军事性质机构也是地方行政之所,是捍卫国家疆土完整,抗争日本侵略者的历史见证。建筑风格独特,是研究东北东部清末建筑的重要物证。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延吉边务督办公署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延吉边务督办公署旧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光华路和丛柳街交汇处。
交通信息
步行:自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人民政府步行前往延吉边务督办公署旧址,路程约100米,用时约2分钟。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9 20:5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