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舞台
美术 。戏曲人物造型和景物造型的统称,戏曲舞台艺术的组成部分之一。戏曲运用造型艺术,长期以来把重点放在人物的塑造上,景物造型一直保持着比较简化的局面,到了近代才有显著的变化。
可舞性戏曲的服装,实际是一种舞衣。许多戏衣缀有水袖,是为了便于舞蹈,其他如雉翎、纱帽翅、靠旗、鸾带以及化妆上的甩发、髯口等,都可以被演员利用来加强动作的节奏感和美感。这个特点的形成过程,从山西明应王殿的元代戏曲壁画(见彩图)可知,14世纪20年代的戏衣中还没有水袖,而只是衬衣的袖子稍长,露在行头外面。后来的演员发现这种衬衣袖子不仅可以保护行头,还有利于歌舞表演,就把它放长了,并且索性把它直接缝缀在各种宽袖的行头之上,成为水袖。从元代戏曲壁画上还可以看到,那时的髯口,无论三髯或满髯,都比较短。明刻本<荷花荡>有一幅插画,画的是17世纪初期的戏曲演出,其髯口仍较接近于元代的样式。这些形象资料表明,服装、化妆的可舞性,是随着戏曲表演的舞蹈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被逐步强调起来的。许多样式,是根据当时演员的实际需要来制定,不是一成不变的。直到现代,各剧种著名演员仍有一些不同的讲究,如水袖的长度,京剧程砚秋用的为1尺3寸(<程砚秋文集>第25页),而川剧阳友鹤演《情探》等剧所用的水袖比程砚秋的要长得多;纱帽翅上的弹簧,一般只有8、9转,而蒲剧阎逢春演《杀驿》,翅子弹簧有30多转。这些可以帮助歌舞表演的服装、化妆出现以后,又反过来要求演员必须锻炼出各种基本功来,才能对它们运用自如,于是有了水袖功、翅子功、翎子功、髯口功、甩发功等。此类表演特技和造型手段的密切结合,不但可以构成种种优美的身段,而且可以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成为表情的特殊语言。
人物造型戏曲形成以前,在各种表演艺术中已经产生了两种基本化妆方法,即面具和涂面。面具来自原始社会宗教祭典的歌舞仪式,两汉、唐、宋的歌舞百戏中都运用过面具。涂面化妆唐代已有,在宋杂剧、金院本中成为主要的化妆手段。戏曲继承了这两种化妆方法,并进一步提高、丰富。戏曲的涂面,大体上可分4种类型:①美化化妆,通常称为俊扮,为一般生、旦脚色所采用;②性格化妆,表现得最突出的是净、丑脸谱;③情绪化妆,俗称变脸,各行脚色都有;④象形化妆,脸谱中有一类画各种动物形象图案,称为象形脸。在服装方面,宋杂剧、金院本的演出已有初步的行头,戏曲形成以后,随着反映社会生活面的扩大,又不断吸收生活服装,并把它们加工成为戏衣。戏曲经常取材于小说和各种说唱艺术,这些作品中对于人物装束和形貌特征的生动描写,也给予戏曲人物造型的发展以丰富的养料。经过历代戏曲演员和戏装行业的民间艺人的辛勤创造,戏曲人物造型具有如下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