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文堂于清朝后期建于山东胶州城内。创始人刘寿楠于道光年间由招远县来到胶州,起初以贩卖掖县、昌邑等邻县所产毛笔为主,兼营部分启蒙读物、普通砚墨,肩挑经营,奔走于胶州、诸城、日照等城镇乡塾和集市码头。由于他经营有方,生意日渐扩大,遂在胶州城择地办起了胶州第一家以刻印木版书籍为主的成文演唱书坊。坊址就在城西关外的城隍庙西邻,临街铺面四间,后院是作坊兼库房,共有八间,加带阁楼,作为佣工和学徒的住所。胶县(胶州)城的成文堂现已拆除,在清末胶东惟一刻板、出书的书店很遗憾没有保留下来。青岛高密路上的成文堂1956年并于新华书店,旧址现尚存。
历史背景
建立规模
清朝光绪年间,山东招远人刘寿楠,挑着一担图书在胶县走街串巷或路旁摆摊,出售经籍,颇有些赢利, 于是在胶县西门外太平街北盖了四间平房,开了一家书店,叫“成文堂”。像许多书店一样,从刻书、印书到卖书,仍然生意很好,进行了扩建。临街为二层楼房,后有28间房屋。
经营内容
成文堂出版的图书,主要为乡塾和科举服务,也有通常用书,过去没有什么版权保护,所以主要是翻印,极少是邑中人自己的诗词作品由他们出版发行。
发展
初期,还是刻本书时期,选购木料,加工木版,依一定款式在木版上刻字,再印刷,装订。因为是翻印图书,成文堂建了藏书楼,购进许多版本好的图书,从中挑选进行翻印。
清朝末年,胶东各县虽都有书店或书贩,而都只是卖书,惟有胶县成文堂是从刻版、印刷、出版到发售,所以它的售书除门市零售外也大量向各个县批发。到清朝末年,仅藏存的图书雕板就占用了6间房屋。后又引进了石印技术。在青岛市图书馆、市博物馆、淄博市图书馆都藏有清末成文堂出版的图书。
成文堂出版物除学堂普遍用的“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外,有通用的《四书》、《五经》,还有《尚书离句》、《礼记体注》、《左传易读》等“经”部著作,《算法统宗》、《医文集解》等“子”部著作,《青云集》等“集”部著作,也出版有《东周列国志》等小说。
成文堂经营得法,发展很快,相继在
即墨、
潍县、
高密、
烟台、
龙口乃至
北平、
天津、
丹东等十几个城市开设了分店。
1913年,成文堂青岛分店于天津路26号开业,注册资金2000元,经理刘星海。到上世纪30年代在青岛有三个门市部???成文堂书局(原天津路13号),成文堂肇记(原高密路40号),成文堂泉记(原高密路22号)。
青岛的成文堂并不只卖本版图书,只要有销路的图书都采购、销售,同时经销文房四宝文具用品。
与中华、世界书店相比,成文堂的店堂保持了传统布局,并且经营品种少于前述两家书店。这时线装古籍尚有,不过主要是石印本,包括《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还有《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等,这时,喜欢买线装本的已很少了,上世纪40年代在成文堂也停止经营,虽仍卖古籍,但已是铅印平装本了。成文堂从未售过新文学作品。
在上世纪40年代,成文堂的营业额中文化用品货值超过图书,湖笔、徽墨、端砚、宣纸,也有钢笔、墨水,各色纸张是它的大宗销货。人们把它当做了一家文具店。
胶县(胶州)城的成文堂现已拆除,在清末胶东惟一刻板、出书的书店很遗憾没有保留下来。青岛高密路上的成文堂1956年并于新华书店,旧址现尚存。
参考资料
胶州成文堂书坊.旧书地图.2003\u5e744\u670821\u65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