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成都理工”(CDUT),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学校是国家首批和第二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共和国建国初期的三所地质院校之一。
历史沿革
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时期
1956年3月,国务院批准在成都建立中国第三所地质院校——成都地质勘探学院,以重庆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的工科部分为基础,并汇聚了来自北京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院等30余所机构和高校的教师与干部。同年秋季,学院招收了1551名本科生,开设了四个专业。10月,举行了首届开学典礼。
成都地质学院时期
1957年,学院进行了专业调整,部分学生被分配至其他高校,停止了三个专业的招生。同年,重庆大学地质系二年级学生迁入,北京地质学院的师生也转入学校。1958年11月,学校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6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并开展地质类函授教育,增设了机械系、数理化系等,并对系别进行了调整合并。1962年,学校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地质部双重领导变为地质部直接领导。1965年,北京地质学院的三个系全部转入学校。1966年4月,学校停止招生。
1972年3月,学校开始招收三年制普通班大学生,并在1976年之前共招收了5届3073名大学生。1977年,学校恢复了本科生的全面招生,并在1978年恢复了招收硕士研究生。1979年,学校的领导体制改为由地质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领导,以地质部为主。1981年,学校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982年,学校恢复了函授教育,开设了4个专业。1983年,学校成为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并从该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85年2月,学校在地矿部和四川省委的批准下,开始试行院长负责制,并在同年新建了社会科学系、管理科学系和应用数学系。
1986年,成都地质学院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1988年,该校的“石油地址与勘探(联合岩石学、应用地球物理)”和“工程地质”两个学科被评审为国家级重点学科。1991年,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并在同年建立了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2年,学校的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三个专业成为省级重点学科。
成都理工学院时期
1993年5月,学校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并在同年12月被确定为部属重点高等院校。1995年,学校获得了正教授终审权和博士导师自审权,并获批建设地学和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996年3月,学校构造地质学专业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同年,学校与攀枝花市人民政府正式签订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办学关系协议书。1997年3月,学校环境工程专业被批准为部省级重点学科。1997年7月,学校与四川省国际影视文化传播中心联合建立了“成都理工学院广播影视艺术学院”。同年,学校在校本部建立第一个二级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开始学校教学资源的优化重组工作。
1998年2月,地矿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签订了共建成都理工学院的协议。同年9月,学校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专业被批准为部省级重点学科。1999年2月,经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学校设立“地质学”(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年7月,学校应用化学专业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2000年4月,学校与中国核工业西南核物理研究院合作成立成都理工学院乐山分院。
成都理工大学时期
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2019年,学校地质灾害防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同年,学校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成为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20年,学校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与其他联盟成员高校共同探索符合中国特色、西部特征、成渝特点的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新内涵、新路径与新模式。2022年2月,学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截至2024年2月,学校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
2024年10月12日,数学与应用数学前沿交叉论坛暨成都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成都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2月,成都理工大学设有21个教学学院,另有1所独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67个本科招生专业(类)。
学科建设
2007年,学校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被增列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08年,学校地球化学、英语、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四个专业被批准为四川省省级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土木工程被列入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第四纪地质学、核技术及应用、材料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被增列为省级重点学科,应用数学成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011年3月,学校新增地球物理学、土木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4月,学校新增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5月,学校被评为2011-2012年度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截至2024年2月,成都理工大学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自主设置及交叉设置二级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有1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2个学科入选四川省首轮“一流学科”建设行列,6个学科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行列。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2月,成都理工大学有教职员工3091人,其中教授(级)572人、副教授(级)818人。获国家级人才项目、称号和荣誉235人次,其中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9人、全国创新争先奖2人、光华工程科技奖1人、何梁何利基金奖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IEEE Fellow入选者1人、其他国家院士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科学探索奖1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5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0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人;获省部级人才项目、称号和荣誉574人次。刘宝珺院士担任学校名誉校长。以柔性引进等方式聘请王成善院士、多吉院士、崔鹏院士、胡瑞忠院士等两院院士35名。学校有4个院士工作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5个四川省科技创新团队(创新研究群体)、1个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2月,成都理工大学有国家级一流专业2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13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省级一流专业48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有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含独立招生方向)7个,省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22个。学校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实施高校。学校有各类国家级一流课程17门,各类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92门。
合作交流
成都理工大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资源、能源、环境、建筑、军工和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国家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学校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项目等多个国家公派项目实施单位。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开始与英国数所大学开展深度合作,是全国较早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有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013年,成都理工大学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签署教育合作备忘录。两校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环境地学等5个本科专业开展“2+2”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先在国内学习两年本科课程,然后到爱丁堡大学继续深造、完成剩余两年的本科课程后,可同时获得成都理工大学的毕业证书、学位与爱丁堡大学的学位。成都理工大学2017年与美国密苏里大学签订联合培养本硕生项目,有效推动了学校新闻传媒类专业国际化办学。并期望在“2+2”本科生联合培养的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多元国际化合作。2022年,学校与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大批国外著名专家学者到学校交流访问、讲授课程,参与科研,极大的提高了学校教学科研国际化水平。学校邀请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一大批世界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国际合作科技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学校聘请外籍专家定期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课程,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近5年共聘请400余人次长期外国专家在校任教,规模在四川省仅次于四川大学及电子科技大学。截至2024年2月,学校先后与英国、加拿大、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意大利等国家的18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获批实施英国牛顿基金会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英合作项目等国际项目。学校举办四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四川省属高校中首个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成都理工大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实施科研“一体两翼”战略布局,深入推进“青藏高原及周缘复杂地质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科学研究计划”(简称“珠峰科学研究计划”),勇攀科技创新高峰。截至2024年2月,成都理工大学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教育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四川省等部省级科技平台38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2月,成都理工大学牵头成立国际大型滑坡研究协会(iRALL)等国际学术组织,承担深时数字地球(Deep-timeDigitalEarth,简称DDE)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在宜居地球演化和行星科学领域取得重要成果,论文发表于《Nature》《Science》正刊。学校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地调计划、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等一大批重要项目。学校累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等奖项共计1087项(次),其中国家级奖项有: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7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4年3月,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约311万册,订购纸质现刊约500种。
截至2024年3月,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订购SCI、Elsevier、CNKI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95个,其中电子图书约265万册、电子期刊约140万册、电子学位论文约1190万册,音视频约8287小时。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学校名称为成都理工大学,简称“成都理工”。英文译名为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CDUT”。
成都理工大学校徽由三部分组成。
地球:其一寓意我校是一所以地学为优势特色,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大学;其二寓意我校关注宜居地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体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的理念。恐龙:恐龙形象来源于我校博物馆马门溪龙化石标本。它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恐龙,亚洲保存完整恐龙化石中的最大者,是我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是历史的象征、文化的象征,具有社会知名度和校友认同度。该恐龙造型昂首挺拔,其寓意契合我校“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精神。书本和地层:用地层构成的书本,象征知识与智慧,其寓意是成理人孜孜不倦的求知求真,地层体现我校在地学方面的特色,蕴含成理“穷究于理 成就于工”的校训。
成都理工大学校旗为长方形旗帜,以蓝色作为底色,中间印有白色校标和中英文校名。
精神文化
成都理工大学校训“穷究于理、成就于工”含义是:穷究于事事物物之理,成就于实践实干之工。
成都理工大学校歌为《成理之歌》。
社团文化
成都理工大学的学生社团活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学校大数据协会致力于普及数据思维和传播数据文化,通过知识实践,培养同学们对大数据的兴趣和素质,提高他们在数据科学领域的竞争力。电子协会自1995年成立以来,一直面向全校电子爱好者,提供科技性、学术性和趣味性的活动,如电子设计大赛和知识培训课程,以提升学生的科技水平和动手能力。测量协会成立于2004年,以“测天地之方圆,绘五洲之神采”为宗旨,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实践能力,为同学们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调研协会则专注于社会科学研究,通过组织课题研究、技能培训和调查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调研和数据分析能力,助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这些协会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和提升能力的舞台。
校区情况
成都校区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校区地址为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东三路1号,邮政编码为610059,占地面积约为2887亩。
该校区设有芙蓉餐厅、银杏餐厅等7个餐厅,能够提供基本保障伙食、特色餐饮、外卖送餐等餐饮服务。
该校区共有29栋学生公寓,分为芙蓉片区、香樟片区、珙桐片区、银杏片区、榕树园片区五大片区。
截至2023年8月,该校区有运动场馆10万余平方米。有综合体育馆1座,固定座位1200人,使用面积3000余平方米(内设标准篮球场1个、专业羽毛球场12片、乒乓球桌20台),网球场12片(含风雨球场4片),标准游泳池2个和练习池1个,田径场2个(内设2个人工草皮标准足球场),塑胶篮球场25片,排球场10片,乒乓球台若干,5人制足球场2个,攀岩壁1座,综合拓展场地1个,小型体操房2个。
宜宾校区
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地址为四川省宜宾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路三段218号,邮政编码为644000。该校区下设办公室、人事工作部、教务工作部、学术工作部和综合保障部五个部门,并设有8个实验室。截至2024年5月,该校区有专业教师198人,其中高级职称95人,自然资源部领军人才1人等,设有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等15个学科专业。
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共有银杏一、二两个食堂,可提供基本饮食、套餐、面食、小吃、桌餐、饮品、糕点等服务;为满足师生的个性化需求,美食城还可提供各种特色美食。
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有5栋学生公寓,分别为银杏1舍-5舍。公寓楼配有电梯,每层都有直饮水机,24小时免费热水供应。宿舍四人间,上床下桌,有空调、有风扇,每个人都有一个衣柜、箱柜。卫生间、浴室干湿分离。
截至2023年8月,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建设有形体室、武术室、乒乓球室、体测室、攀岩墙、健身室,以及室内外篮球场地、羽毛球场地和室外网球场地、排球场地、足球场地等各类体育运动设施场所,便于师生日常的体育运动锻炼,以及各项群体活动的展开,丰富师生课内外生活。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友情况
成都理工大学校友会于2002年2月在四川省民政厅注册,是一个由学校校友自愿组成的、非赢利性的民间社会团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校友会下设秘书处,具体负责本会日常运营管理。
按照《成都理工大学校友会章程》,凡曾在理工大学校友包括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学院、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成都冶金地质干部学院(成都有色地质职工大学)、四川省机械技工学校和四川省机电管理学校,以及使用成都理工大学名称等相关学校各时期的毕业生、结业生、肄业生,曾经在母校任教、任职者,以及参加过母校举办的各类培训、进修班的学生,均为校友会会员的组成对象。截至2024年6月,校友总会已建立了30余个地方或行业校友联络处,竭诚为全体校友服务。
所获荣誉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