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体育学院源自体育教研室,1997年学校整合体育教研室、艺术教研室和心理教研室,合并成立教体部。2002年学校搬迁十陵校区,设立体育部; 2004年“体育教育”专科专业开始招生;2009年成功申办“社会体育”本科专业;2010年6月,正式成立体育学院。同年,体育学院获批教育部“武术高水平运动队”;2011年开始与四川师范大学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并相继开办“体育教育”、“休闲体育”本科专业。
学院介绍
体育学院现有
体育专业学生756名,其中本科学生575名,专科学生181名;现有教职工69人,其中专职教师42名,教师中教授6人,副教授13人,讲师22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教师12人,国家级裁判3人,国家一级裁判员17人,“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同时,我们还聘请了4位国内知名专家为我院兼职客座教授。
体育学院先后承担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项,
国家体育总局课题2项,省级课题9项。出版个人专著、专业教材10余部;在国内有影响的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取得个人发明专利6项,成功举办或承办全国、省级各项体育赛事10余项。
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关怀和校体委直接领导下,由体育学院牵头组建的校体育代表队为学校赢得了包括:2006年全国脚斗士大赛西南赛区“轻量级冠军”;09“浩沙杯”大众健美操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09年四川省大学生跆拳道比赛冠军、2011年荣获第四届国际健身气功交流大赛冠军、2011年全国排舞总决赛“一等奖”、2011年全国武术锦标赛“男子全能亚军”、2011年香港两岸四地健身气功交流大赛“多枚金牌”等众多荣誉。
发展历史
体育学院诞生与成长先后伴随黉门街、花圃路、荷花池以及十陵四个校区的发展。
1978年组建体育教研室;
1997年学校将体育教研室、艺术教研室和心理教研室整合成立教体部;
2002年学校搬迁十陵校区,经学校批准成立体育部;
2004年“体育教育”专科专业首次招收;
2009年成功申办“社会体育”本科专业;
2010年6月经学校党政批准成立体育学院,同年,体育学院申办“武术高水平运动队”获教育部批准;
2011年9月,经学校批准同意,体育学院与
四川师范大学签订联合招收体育教育与训练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协议;12月“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申报成功,随着四川省高校体育专业主席单位和四川省健身气功科研与训练基地先后落户我院,体育学院迈着坚实的步伐,在“行健不息、积健为雄”的院训激励下,在精诚团结、睿智健体、敢为人先和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感召下,学院现已成为四川省高校体育界发展最快的专业院系。
专业设置
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本科四年制)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
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熟悉体育法律法规和现代城市体育管理经营理论,系统掌握城市体育设施规划布局、社区健康教育规律,懂得各种自然灾害预防策略和救助方法,能从事城市体育管理、体育赛事组织、社区健身指导与健康教育等工作的社会体育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
运动解剖学、
运动生理学、城市体育管理学、体育资产管理学、
体育保健学、体育赛事策划、体育市场营销学、体育俱乐部经营管理、户外运动组织与管理、祖国传统养生学、体育法学、田径、球类、武术、游泳与救生指导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适合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协会、社区体育健身服务中心、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经纪管理公司等从事体育组织管理、运动健康教育、体育场馆管理、健身指导和体育赛事策划等相关工作。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体育教育(本科)
体育教育(本科四年制)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热爱体育教育事业,掌握扎实的
人文社会科学和体育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全面的体育教育专业知识技能,能适应我国“统筹城乡”背景下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和应用的需要,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熟悉体育法律法规,能在各类中小学、儿童教育机构、体育教育科研与行政部门,以及体育产业等部门从事体育教育、培训、科研、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体育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
运动解剖学、
运动生理学、
体育保健学、中小学教材教法、教育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体育项目的理论与方法(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网球、羽毛球、武术、跆拳道、健美操、体育舞蹈、户外拓展、体育游戏)。
就业去向:毕业生适合在中小学、幼儿园担任体育教师,也适合在儿童教育机构、体育教育科研与行政部门以及体育产业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体育教育(专科 )
体育教育(专科三年制)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教育规律,基础全面并有所专长,具有较强教学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学校从事体育教育、课外群体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运动竞赛工作,并能进行学校体育科学研究,胜任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的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田径、球类、体操、武术、游泳等。
就业去向:教育系统的体育教育岗位、公安系统、部队、企事业单位群众体育岗位等。毕业后能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各单位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
学院领导
徐明,男,1957年生,重庆北碚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四川省教育厅职称评审体育学科组组长,四川省高校体育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四川省高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四川省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评估专家。毕业后在重庆渝州大学工作,1988年7月调入绵阳师专,先后任体育系主任、体育与
健康教育学院院长。2010年1月担任成都大学体育学院院长。
受聘于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四川大学、西华大学、自贡理工学院、阿坝师专、西昌学院、康定师专担任客座教授,曾赴德国威斯巴登大学、日本进行学术访问。
多年来,一直坚持在教育的第一线,先后承担了本科《田径》、《体育科研方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讲的《体育科研方法》2010年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
本人及其所带领的研究团队经过近20年的潜心研究和探索,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8本,获省、部级优秀论文一等奖5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其他荣誉奖20多项,主持、主研了各级课题项目20余项。徐教授本人研发“蹦床式跳高垫”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研究成果应用于田径教学与训练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实用效果。主编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实践教程》经教育部审定、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为多所职业技术学院使用。全国公共体育通用教材《实践教程》(全国体育教材出版社,1996)和四川省师范院校通用教材《
运动竞赛》(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得到同行的好评。本人曾多次主持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学术研讨会,并在体育理论、技能、技术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书记:杜小安副教授
杜小安,男,1966年生,中共党员,副教授,体育学院党支部书记,1987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主要从事实用防身术、武术套路、散打、太极拳、养身气功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成都市跆拳道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武术协会委员。
1999年参加
湖北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学习,获结业证书;2006年参加中德学校体育(国际体育教育)培训班学习,获结业证;2009年参加清华大学教育领导干部管理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培训,获结业证。
增获得教育部人事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荣誉证书”;四川省推广健身气功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成都大学2007-2009年度创先争优活动“
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成都大学质量工程主题征文二等奖;成都大学“优秀网络课程”荣誉称号;成都大学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2009年主持成都大学校级“武术”精品课程建设,主持省市级课题4项,出版著作和教材6部,发表论文15篇。
副院长:冉建教授
冉建,男, 1972年生,四川雅安人,中共党员,教授,体育学院副院长,1997年,毕业于于西南师大体院体育教育专业,主攻篮球、健美专项,2001年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体育教育与训练方向研究生班结业,国家一级篮球裁判;国家一级健身裁判、教练。
主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两项,参研国家及
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任现职以来,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主编《大学体育》教材。
2008年学校公派赴新西兰怀卡多理工学院学习,获成人教育证书;开展双语篮球课教学,收效良好;2011年6月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双语教学研究会双语教学说课比赛二等奖。
历任校男子篮球代表队教练,带队参加各级比赛,取得良好成绩。
主持市级精品课程一项,主持校级教改项目一项,承担体育专业《运动训练学》、《篮球》、《健康与形体塑造》及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对体育教学、社会体育都有广泛涉猎。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