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嫁给了一个死人
1983年法国电影
《我嫁给了一个死人》是1983年上映的法国电影,由罗宾·达维导演。娜塔莉·贝伊,弗朗索瓦·乌斯特主演。
演员表
作者简介
康奈尔·伍尔里奇,生于1903年,19世纪20年代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时开始创作小说,并与30年代至40年代与雷蒙德·钱德勒以及詹姆士·M·凯恩一起成为“黑色体裁”小说的创始人之一,写出如《后窗》、《我嫁给了一个死人》之类被称为“黑色系列”的经典悬念小说,他于1968年酗酒过度而去世。
观后感
这是一部让人心里发出痛楚的作品!仅这一部作品,伍尔里奇是不朽的!
你说它是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也好,海伦与比尔的爱情是让人由衷祝福的那种,它给予你的爱情体悟绝不亚于大多数爱情经典所给予你的;你说它是一部不朽的人性作品也好,海伦与哈泽德一家平淡而又感人的故事催人泪下,关于家、关于亲情,关于幸福、关于灵魂归宿,这部书给予我们一种新的、积极的理解;你也可以说它是部浪漫主义冒险作品,命运在一趟远行的列车中得以改变,在一场火车脱轨事故中得以逆转,又在令人窒息的幸福即将到来之时被击得粉碎,我们所能设想的不同结局、在这里因为可能出现的反差而那么让人揪心,海伦决定枪杀乔治森的那一幕让你心酸又担心,然而你相信爱足以可以包容一切。
海伦的命运是悲惨的,怀孕后被男友(乔治森)抛弃,一个人乘上火车只身从纽约来到美国西部,身上只有一毛七,不知命运将把她带往何方。在拥挤的火车里,生下孩子,并遭遇火车脱轨事故,幸免于难,阴差阳错被当成哈泽德家的新媳妇带到一个陌生的家中。为了孩子及不至于伤害患心脏病的哈泽德母亲,海伦在一种痛苦、矛盾的心理挣扎中决定善意地继续“欺骗”下去。日子本可以就这么平静地继续下去,无论对海伦还是对哈泽德一家来说,都只有好处,而且,真正的爱情第一次在海伦和比尔之间萌发并开始发展下去。不料,厚颜无耻的乔治森追踪到这里,要挟她跟他结婚以牟取哈泽德家的财产。在万念俱灰的情况下,海伦决定杀了乔治森,却发现他已被杀,她的心理再度遭受了一番痛苦的挣扎。
海伦又是幸运的,在火车上偶遇善良的新婚夫妇休和帕特里斯,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一场悲惨的火车事故使她的生命得以重生,她遇到了善良的一家子——哈泽德一家,感受到了浓烈的亲情和爱情,为了孩子,她的生活燃起了新的希望……
在这里,你要么同情,要么喷怒,别无其它。两条线,一条是极为丑恶的乔治森抛弃、要挟海伦的故事,一条是极为温馨感人的海伦与哈泽德一家的事,两条线的交织处,是一个可耻灵魂罪有应得的毁灭,是两种爱——爱情和亲情——的升华。伍尔里奇把两种同样深沉、同样让人揪心的情感——爱和恨——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是一部叙述角度独特的小说,通过海伦的心理视角描述故事的整个历程,非常富有感染力,仿佛一颗鲜活的心在我们面前跃动叙说着,海伦的心里独白像是一个窗口,我们通过这个窗口感受着她的感受,经历着她的经历。有时真怀疑伍尔里奇是不是女性,要不笔调怎么能够如此细腻和感性?要不怎能够让每一段感情——不管是爱还是恨——在看者心里激起那么大的波澜,而不管是爱还是恨,在它们的背后都隐隐有一股痛楚渗透而出,这种痛楚构成了这部作品的情感基调。这种表达方式是独特的,它是这部作品成为“黑色体裁”代表作的主要原因。我不知道奥尔罕·帕慕克(土耳其作家,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否受了伍尔里奇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风格跟《我嫁给了一个死人》很像(不同的是,《我的名字叫红》里不管是人还是物都成了活生生的具有意识的生命,轮流出来讲述故事,构成了一部充满艺术张力的杰作)。
海伦一开始就想过要回归自己的生活归道,对于她来说,新的身份使得她必须刻意去面对一个人的过去和未来,良心的谴责是件比生命丧失本身还要难以忍受的事情。然而,一个新的生命——孩子的出现使她暂时选择了安逸,在后来更为了不去伤害患心脏病的哈泽德母亲,而决定把善意的欺骗继续下去。她的善良单纯本性让她无所欲求,她留下来之只是出于一种安全的需求,而绝没加害别人之意。
海伦的纯洁本性是作品最打动人心的一部份。伍尔里奇并不仅仅从正面来渗透这种感动,也从一个反面来进行了更有力的渲染,那就是乔治森利用了海伦的善良,要挟她以谋夺哈泽德家财产,而海伦在开始的时候仍然抱着天真的幻想。海伦的善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强化,甚至到了让人为这种善良而悲哀的地步。直至海伦决定杀害乔治森——这也意味着,海伦把自己也推入了无尽的深渊——这个自我放逐的过程,让人快意却又心酸。这其实是善良的自我放逐,它引发了我们一个思考:人该善良、克制到什么地步?
关于乔治森的被杀,是一场暧昧的谋杀,直至终了,我们仍不知道凶手是谁,甚至连动机都不知道。可能只是一场因赌博而临时起意的事故,也可能是比尔杀了乔治森?它留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思索空间?作品最悬疑的地方即体现在此,哈泽德母亲死前留下的两封信,构成了推理小说双重解答的逆转结果,具有独特巧妙的意味。
然而,在这样的一部作品里,谋杀绝不是表达的重点。它只是一个传导点,一个工具,它让我们思考人性。伍尔里奇天性里肯定不是乐观的那种,他用黑色幽默的姿态在最后来了一段逆转,带来了一个人性的裂缝,这个裂缝似乎将先前所表述的爱可以包容谎言,可以置虚假的身份于不顾——如同比尔与他母亲所作的那样——善意地推倒,带来一层略微黑色的气氛。通过海伦的心的独白我们看到了普遍存在于人性深处的忐忑感,不幸与幸运,危机与安宁,不总是与我们所生存的环境相协调的。当不幸深得让我们麻木时,我们反而坦然;当这世界并没给我们带来更多不幸之时,我们却习惯于让自己处于一种危机重重的心理环境中。这是否我们不能自制的一部分?它是否一直就潜藏在人的本性里面?这是人的悲哀还是可敬之处?为何罪恶总能带来那么大的伤害,为什么善良的心反而更容易受到折磨?
短篇内容介绍
1.《后窗》
因车祸导致左腿骨折而在家养伤的摄影师哈尔·杰弗里斯,整天坐在轮椅上,只能通过屋中的后窗以观察邻居私生活消磨时日,却意外发现一个男人谋杀他妻子的事实。作品视角独特,小场景,大视角。通篇采用杰弗里斯细腻的内心独白形式进行叙述,揭示了深藏在城市平凡生活之下的各式各样的人性。
希区柯克根据这个短篇改编拍了一部电影。(故事细节做了很大的改动)
2.《三点钟》
钟表修理工斯塔普因自认掌握了妻子有外遇的确凿证据,处心积虑计划谋害妻子,孰料在谋害现场准备完毕之际,小偷进屋行窃,将他捆绑到地下室从而让他无法逃脱,一场完美的谋杀瞬间将目标倒转向了他自己。小说中通过斯塔普非常细腻的内心独白行进,形象生动的语言将斯塔普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及其因嫉妒和怨恨而扭曲的灵魂表露无遗。
如上所说,主干情节富有讽刺意味,特别是在斯塔普被捆绑无法脱离地下室、看着时间流逝焦急无奈地等待爆炸时刻到来的整个过程,更是将一颗丑恶的灵魂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而结果发现的两个事实(1.爆炸材料被妻子无意丢弃了;2.所谓的情夫是妻子的兄弟)更是强化了这种黑色幽默的味道,让人震惊之余又忍俊不禁。
3.《死后》
警方在追查一件子虚乌有的凶杀案时,却发现了一件意外死亡的真相,并成功阻止了另外一件正在实施中的罪行。
4.《谋杀的变更》
布赖恩斯·唐利维如果想要杀害某个他看不顺眼的人,从来没有他不能得手的时候,而且每次他都能成果地逃脱惩罚,这都有赖于花钱能够买到费德·威廉姆斯的假证词,提供不在场证明。这一次的谋杀,一切关于不在场证明的准备工作依然没有纰漏,然而最后一刻他动了恻隐之心,放过了挨宰的羔羊。孰料通过秘密通道回到费德·威廉姆斯办公室的时候,后者被走火的手枪误杀自己。当大伙儿进来的时候,手枪正握在惊诧未定的布赖恩斯·唐利维的手里。这个他为策划一起谋杀而设置的不在场证明,反过来成了他确凿的在场证明,他该如何证明自己?他能够以一场未遂的谋杀来证明这是一场无辜的意外死亡吗?
情节滑稽,真不知是该同情还是谴责。
大众评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3 22:16
目录
概述
演员表
作者简介
观后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