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战争与和平》分两部分,脚本是根据
托尔斯泰的原作,由作曲家
普罗科菲耶夫与夫人米拉共同撰写,在1941年开始动笔。1944年 10月16日,在莫斯科演员俱乐部大厅,根据第二版用钢琴伴奏首演了第一、三、五、七,九,十一等各场。最后版本是在作曲者去世后1957年11月8日,才得以在莫斯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聂米罗维奇―丹钦柯音乐剧院,举行全剧十三场的首次公演。 1959年12月15日又在
莫斯科大剧院举行了题词与全剧十三场的首演。从1944年到1959年间,《战争与和平》以不同的版本形式上演过九次。
这部二幕十三场的歌剧保持了小说原作的宏大规模,每场之间过渡自然,人物性格刻画细致,在主要动机的安排使用上也很巧妙,从而保持了整体上的完整统一;该剧则忠实而生动地发挥了原作的语言美。从各方面来看,《战争与和平》都是普罗科菲耶夫最杰出的歌剧作品之一,同时也是俄语歌剧中优秀的代表作。
普罗科菲耶夫一生共写了十三部歌剧,其中以《三桔子的爱》(1919年)为最有名,上演的次数也最多。根据
托尔斯泰的小说《
战争与和平》写成的这部歌剧,是从1941年一直写到1953年逝世之前,前后一共化费了十二年的时间才告完成,真不愧是普罗科菲耶夫的最后巨作。他在度过十七年的流亡生活后,于1935年回到革命后的苏维埃祖国,很想根据“苏维埃的题材”来写歌剧,为此化了很多年的时间收集脚本,1911年才终于选定了托尔斯泰的不朽名作。从此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开始尝试创作“能充分发挥自然韵律的俄语歌剧”。同年六月
纳粹德国侵犯苏联,这好像是原作中法军侵犯俄国时历史背景的再现,所以强烈地刺激了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欲望。第二次大战中,他过着很不安定的疏散生活,1945年一月以后健康状况日趋恶化。从1946年八月开始,党中央委员会狠抓意识形态,围绕对于原作在历史意义上的解释,展开了批判。在以上种种困难情况下,他得到很多友人的良好建议和帮助,经过再三修改,才完成了忠于原著以宏伟的历史画面为背景,通过娜塔莎和安德烈的恋爱悲剧,歌颂和平的巨型歌剧作品。给他以建议和帮助的有他的好友电影导演埃森斯坦,还有大剧院和基洛夫剧院的指挥萨莫苏德。埃森斯坦在受到日丹诺夫批判后,就悲剧性的死去了,萨莫苏德看到他的钢琴总谱后,给予很高的评价,尽管剧院疏散了,自己也被免职,但始终为上演这部歌剧尽了种种努力。给他以帮助的,还有音乐院时期以来的亲密友人米亚斯科夫斯基。党的方针要求他坚持运用流畅美丽的坎蒂莱纳与合唱相结合的传统歌剧风格,而且要求他强调
俄罗斯民族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因此,普罗科菲耶夫在企图使用朗诵调与合唱来发挥
俄语的音乐性,使它与管弦乐取得对比的想法上,就不得不做出很大的让步。尽管如此,他仍认为这是“我所最喜欢的作品之一”,而殷切地希望它能上演。这部作品,保持了原作的宏大规模,每场之间的过渡也很自然,在性格刻画上做的非常细致,在主要动机的安排使用上也很巧妙,保持了整体上的完整统一。在歌词方面忠实而又生动地发挥了原作的语言美。所以从各方面看来,它都是普罗科菲耶夫最优秀的杰作之一,同时也是俄语歌剧中最优秀的一部作品。此外这部歌剧,在阿纳托尔的引诱(第四场)及其他一些地方,还使用了未发表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原作
普希金)的一些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