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壕
军事术语
战壕是指一种作战的辅助工具,交战方处于对峙时,掘土成壕,可以防止从正面袭击过来的子弹和炮弹。战壕的大规模使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基本内容
战壕是由散兵坑演化来的。欧洲进入火药武器时代后,除排纵列作战的正规士兵外,出现散兵——就是不排队列作战的步兵——这些士兵相当于侦察兵或者尖兵。他们监视敌人,作战时会为自己挖一个小坑来躲避炮弹。在骑士战演变为列阵枪战的过程中,因为没人愿意和敌人站在几十米开外对射,所以散兵坑被普遍使用为战壕,以保护士兵。
战壕的使用在保护双方士兵的同时,可能间接导致了单场战役的时间大大拉长,军费消耗增大。以前单次战役一般在几天至月余结束,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凡尔登战役打了10个月,索姆河战役打了4 个多月。
发展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避免双方士兵互相对冲而造成的机枪误杀局面,战壕被发明投入战斗,战壕的使用让同盟国协约国双方的步兵伤亡大大减少。
影响与优势
战壕的出现,使一战战场的战斗方式出现了极大的改变,由原来的步兵对冲变成了对峙,往往两方的战壕建筑在机枪和步枪的射程之外,而另一方的步兵一旦冲入战壕防线,便会因为机枪,迫击炮,步枪,铁丝网的四重攻击而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在一战战场上往往会出现令人哭笑不得的现象:双方士兵全都窝在各自的战壕中不敢冲锋。这也导致了一战战线的僵化,同时也促进了多个国家对骑兵部队的重视。战壕对步兵的压制作用极大,并且四通八达,形成了天然保护,不同战线之间传递信息与补给也变得十分方便。
结构
最初的战壕,仅仅是极浅的步兵坑和投手槽组成,这样的战壕组建极快,但对步兵的压制相对也较弱,仅仅作为小型掩体的作用。
在一战到二战期间,战壕的复杂性也大大增加,添加了沙袋,混凝土永久机构,炮台,机枪放置点,防水栏,马刺,铁丝网,和地下武器仓库与指挥所,甚至有些战壕配备了食堂与地下卫生所以及厕所。
弱化
一战末期,迫击炮与坦克的发明使战壕的作用大大降低,未装备重武器的战壕战线甚至不敌一辆坦克,而到了二战时期,各种加固的大型坦克与装甲车以及俯冲式轰炸机更是打的战壕战术毫无还手之力,好在战壕在应对步兵时仍有不错的作用,但随着现代各种高科技武器与装甲的发明,战壕战术也将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7 17:35
目录
概述
基本内容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