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部署
军事名词
战斗部署是对战斗编成内的兵力所作的任务区分、编组和配置,是战斗决心的重要内容,分为进攻战斗部署和防御战斗部署。
指挥员对战斗力量的任务区分、兵力编组和配置作出的安排。战斗决心的重要内容。对于不同类型和样式的战斗,有不同的战斗部署。合理、巧妙地进行战斗部署,是取得战斗胜利的重要条件。战斗部署是随着武器装备的改进和战斗样式的发展而发展的。冷兵器时代,兵力兵器的区分编组比较简单,配置比较密集。部署时多平均使用兵力,沿正面一线配置。随着战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了重点、梯次配置兵力兵器和编组预备队。火器大量使用后,兵力兵器的区分日趋多样,配置也逐渐疏散。17世纪,军队中装备了大量火绳枪、炮,为了便于火器同时射击,开始采用线式战斗队形。19世纪中叶,后装线膛枪炮用于战场后,密集的纵队队形逐渐被散兵线取代,防御主要区分为战斗部队和预备队,并采取疏散配置的方法;进攻则通常将兵力区分为主攻、助攻和预备队,并进行梯次部署。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斗部署的纵深和正面逐步增大,更加注重把主要兵力兵器集中于主要方向上,形成纵深梯次配置。在防御中开始建立多梯队的兵力部署,形成几道阵地组成的防御地带。进攻中为了突破多道防御阵地,战斗部署也开始加大纵深,出现了第二梯队,形成了梯次战斗队形,更加注重将主要兵力兵器集中在主要进攻方向上,形成纵深、梯次而有重点的配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由于火炮的大量使用,陆军战斗队形中出现了炮兵群,并初步形成了以步兵、炮兵、坦克兵和工程兵为主组成的战斗队形。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战斗队形中又增加了高射炮兵群、坦克预备队、反坦克预备队、快速障碍设置队和先遣支队等新成分,各级战斗部署均成梯次配置,加大了纵深。战后,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电子对抗兵和空降兵等也编入战斗队形,使战斗部署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战斗部署通常根据任务、敌情、战场环境和战斗性质、样式等确定。基本要求:①集中主要兵力于主要方向上,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队,并能随敌情变化迅速调整主要兵力兵器使用的方向;梯次配备,适应立体、全方位、全纵深战斗的需要。②利用地形疏散隐蔽配置,适时实施兵力火力机动。③能发挥各军种、兵种、专业兵的特长和各种武器的威力,便于指挥、协同、支援与保障。④能减少敌方火力突击的损害,又能充分利用己方火力突击的效果。通常将兵力兵器编为两个梯队,有时也编为三个梯队或一个梯队,第一梯队主要完成当前任务,第二梯队完成后续任务。编组合成预备队,担任临时赋予的战斗任务。同时编组炮兵群、防空兵群、电子干扰群、反坦克预备队、障碍设置队、工程兵预备队、防化预备队、运动保障队及通信预备队等。进攻时还可以编组穿插分队、迂回分队、袭击分队和空降分队,视情况编组障碍排除队、先遣支队、强击群;防御时根据情况需要还编组掩护支队和反空降预备队。航空兵支援地面战斗时,通常集中用于主要方向和重要时机上。须根据战斗任务、敌情、地形,将兵力兵器配置在适当的位置。要求疏散、隐蔽,便于遂行战斗任务、机动、防护和保障。在配置地域,须加强侦察、警戒和防护,随时准备投入战斗和抗击敌人的袭击。敌情、任务变化时,适时迅速地调整或变更部署。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战斗任务区分将更加灵活,兵力编组将不断增加新成分,配置将更加疏散,战斗部署将朝着动态化的方向发展。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27 17:54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