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传播
传播学术语
根据我国传播学者毕研韬的界定,“战略传播是指政府或组织为实现特定战略利益,动员协调各种资源,向特定目标受众传递信息、施加影响的过程。
定义
在商界,战略传播通常指运用沟通与公共关系的方式支持组织实现目标,以加强沟通的效果,提升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在军事上,战略传播被视作合纵联结的关键,如何说服对方加入自己的阵营(至少中立)恰当的沟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可能因为恰当的沟通会使和敌方的关系发生微妙的改变,或是停战或是和解。另外,至关重要的是,战略传播促进了公众的理解与支持。
对于政府来讲,解决诸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这样的大问题,需要公共部门、私人领域及非政府组织的通力合作,政府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和整合人际网络资源而实现它的初衷。对于“战略传播”这个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至少,整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因素,通过有效的沟通给公众带来最大的利益,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传播。
起源
战略传播亦是美国新型外交理念。是在公共外交基础上,由美国军方提出的理念。按照美国国防部的理解,战略传播就是集中美国政府的努力来理解关键受众并使之参与进来,通过全国各部门协调一致的项目、计划、主题、讯息和产品,来创造、强化、维护有利于美国利益的环境。和“公共外交”相比,“战略传播”的目的性与进攻性更强、对资源的整合更有效。
美国已从“公共外交”转向“战略传播”,正向“全球参与”的新高度迈进。
识别核心受众并使之参与到美国主导的活动中来,是对外作业的关键要素。正是意识到了“参与”的重要性,美国国防部内活跃着一个跨部门的“全球参与战略协调委员会”。该委员会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全面领导、协调军方的“全球参与”项目。2009年,美国国防部还成立了一个“全球战略参与小组”。“全球参与”理念正获得美国政界和学界的青睐。
美国的目标是建立跨部门的“战略传播办公室”(简称OSC)。该办公室将直属美国总统办公室,负责全面协调美国(白宫、政府和军方)的公共外交。负责公共外交和公共事务的副国务卿的大部分职责将划给“战略传播办公室”主任。
战略,古称纵横,故有合纵连横的成语。春秋战国时代的战略家也称为纵横家。战略部署也被称作“纵横捭阖”,实际上是指国家内部资源部署和国家之间相互结盟以及随时调整各自的定位与立场,所以就为这些纵横家穿梭其间提供了绝佳的发挥空间。苏秦张仪都是当时的代表人物,而鬼谷子是这两个人以及当时许多纵横家的老师。
战略讲究的是以静制动,虚虚实实地展示己方的资源兵力布署态势,影响对方的决策与行动,从而不必真刀真枪地实际作战,就足以达成自己的目标。战略成功的最高境界就是通过传播沟通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可以这样理解——战略就是传播,传播就是战略。战略是传播的内涵,传播是战略的外在表现。
传播学会
国际战略传播学会(World Society for Strategic Communication)于2010年8月24日经香港特区政府批准成立。学会会刊(中英文)拟于2011年3月创刊。学会将专注于国际传播与政治传播中的战略战术研究。学会创始人毕研韬副教授一贯倡导“传播学是一门实战性极强的应用学科,是一种攻防兼备的谋略艺术。”
国际战略传播学会隶属于奇正传播有限公司(Longilati Communication Co. Ltd.)。该公司是一家集科研、传媒、公关、咨询、培训于一体的综合型实体。
公司名字“奇正”取自《孙子兵法》中“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英文名字Longilati由longitude(经度)与 latitude(纬度)缩合而成,表达“经纬天地”之意。
图书纲要
战略传播纲要》是全球第一部系统探讨战略传播的中文专著,2011年9月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和中央编译出版社联袂推出,作者是传播学者毕研韬和战略专家王金岭。全书分核心概念、基本模式和作业要点三部分,约26万字。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7 16:48
目录
概述
定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