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景龙(1905~1969) 字凌云,曾用名复光。出生于庄河(今辽宁省庄河市)。1922年于庄河旧制中学
毕业,考入奉天省师范专科学校英文科,1928年毕业。爱好文艺,组织“英文翻译研究会”,向关内外报刊供给外国文艺译稿。后来,逐渐转向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
1927年3月,戚景龙在校加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C·Y”组织。同年中断与“C·Y”联系,加入奉天基督教青年会组织的读书会,借机将一些红色书籍传送到青年会内。他负责读书会创办的《学生周讯》征稿和邮寄工作。由于《学生周讯》刊发中共宣传材料,发行半年即被查封。1928年春,他回到师专与中共接上关系,恢复了“C·Y”小组。
1928年,戚景龙回乡到庄河中学任教。执教后,与校内的“国家主义青年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29年秋,校内地下“C·Y”组织建立,他积极参加活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1930年春,他在校长宋良忱的支持下,主持改组学生会,清理“
国家主义派”刊物,培养青年积极分子。奉天省教育厅密令庄河县公署派员对此事彻查。为平息此事,校长提醒他今后注意言行,并将王实味、宋海秋(C·Y成员)辞退,他陷入孤境。后来,他利用学校增聘教员机会,将李显模(C·Y成员)介绍到庄河中学,与李重组“C·Y”小组,并和省城接上组织关系。1931年8月,省城“C·Y”组织被破坏,他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因此陷入极度苦闷之中。1937年1月,他因参加庄河
抗日救国会而被捕。他立场坚定,受尽残酷刑讯,被判13年4个月徒刑(后减到7年4个月)。在狱中,他结识3名中共党员,并一起在难友中进行革命宣传。
1945年庄河第一次解放,戚景龙参加了革命工作。自此至1966年,历任庄河人民政府参议长、教育科长、联中校长、关东公署教育科长,庄河中学、复县中学、复县师范校长,
辽宁省人民政府委员、辽宁省文化厅副厅长等职。
戚景龙在“
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于1969年1月在沈阳逝世,终年64岁。